□ 邹俊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心跳突然变得不规律进而感到心慌意乱、胸闷不适,这很可能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作祟。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指心房内的电信号传导和收缩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心房跳动快速且不规则。在房颤发作时,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这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会让患者感到心悸、胸闷、气短,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中风等后果。
病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房颤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升高。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房颤。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房内的电信号传导异常。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心脏健康,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
危害
房颤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心脏的不规律跳动,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舒缩功能,会导致血液淤积在心房内,增加心脏的负担,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房颤患者容易出现附壁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很容易造成其他组织器官的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防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房颤的“苗头”,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发生房颤的风险。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病率。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房颤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
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术等。这些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
注意事项
除了积极治疗,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心情平和 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保持心情愉悦。
合理饮食 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以减轻心脏负担。
适当运动 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