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7月30日
第12版:艺术

【艺术杂谈】

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

董水荣

书法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从这一点出发,反思当代书法创作,无论是坚守书法传统也好,还是书法创新也好,实际上我们都只关注到书法本身和自己的圈子,使得当代书法的受众也越来越小。看似书法的延续,结果却是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远离大众的视野。

那么,书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和表达要求。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不从书法的视角梳理和辨析书法与人民、与时代的关系,那么还是落入空洞的言说当中。

如果书法不与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书法就断绝了创作的源泉。文化与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众。现在回过头来看传统书法经典都诞生于日常生活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内容,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自然,流淌着书写的轻松。书法一直就在生活里,所以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具体的书法家,都跟自己的“今天”有着关联。

中国文学艺术无一不具有民间大众文化的渊源。面向大众、面向生活汲取养分,构成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循环。书法进入到当下,进入到大众,必然面临关于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差异。比如碑学审美的天真、率性、拙朴与帖学的“流美”,代表了“雅”“俗”之争在现实背景之下重新启动。传统的书法经典里都有一种特质:高雅的情怀,通俗的表现。《兰亭序》也好,《祭侄文稿》也好,“十大行书”都是一种通俗的表现力量,使之成为经典。

书法不仅仅只是怎么写的问题,还关涉到写什么的问题。甚至写什么的问题在大众眼里也远比怎么写更重要。它书写的是此时的历史、今天的生活,一旦书写就会被凝聚,它就可能永恒。油盐酱醋、四季轮回、日升日落、花开花谢、人情往来……这些俗事构成了日常生活逻辑。

书为心画,书写是通向人心的,让书法隐藏一个幽深的生命世界。书法在艺术的语言中和文字记录中双重书写,这是书法的高贵之处,也是其他艺术门类都不具备的地方。因为今天不可重复,生命的个体形态也全然不同,这就决定了书法创作一直处于创造之中。

我们对于书法创作的人民性和当代现实意义的追问,意在让书法重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法创作回到人民、回到生活,书法才有真正的活力与艺术的尊严。书法是关于精神的书写,也是生活的见证,精神与生活的同构,是真正的艺术之道。借由书法,当下、此时可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也能成为永恒的历史景观。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30 【艺术杂谈】 1 1 甘肃日报 c263854.html 1 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