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8年06月14日
第01版:要闻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农宣队员任宏兴叹40年变化

    本报通讯员耿洋洋

    盛夏时节,在夕阳的余晖下,西峰区什社乡什丰村农民广场上集聚着二三十名村民。他们身着漂亮的服装,伴随着悠扬的歌曲,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整个广场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做完胆结石手术二十多天的任宏兴,躺着自家炕上,听着欢快的歌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迅速换上演出服,戴上眼镜,手拿针线篮子,扮起了绣鞋垫的老太太,大步走向了文化广场……

    今年76岁的任宏兴,经历过“大跃进”“文革”“人民公社”等年代,吃过榆树皮、红薯呱呱等大锅饭,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富裕起来的巨大变化。“不知不觉起,娃娃过年盼好吃的日子已经不复返了,现在种地都不要钱了,国家还给农民补贴,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了养老费,国家给我们养老了!”任宏兴感触颇深地说。

    “记得初二毕业后,我到农业社里干活挣工分,但因为我爱好表演,在学校的时候又是宣传队的一员,就加入了农业社的宣传队。”任宏兴回忆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文艺宣传队虽然很活跃,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文艺队伍,但只能以地摊的形式演出,白天在公社演出,晚上回来编排戏剧,表演题材也只能限定在《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文艺作品范围内。当时农民缺乏集体文化活动,十天半月看一场露天电影已是最大的幸事。“现在,政府搭台建设起了‘和谐西峰大舞台’,我们表演有了好去处,还可以自编自演各种文艺活动,表演变得多姿多彩。”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任宏兴被分配到庆阳市运输公司工作,整整40多年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等到退休后,回到老家西峰区什社乡什丰村的他反倒有点不习惯,天天没事干,只能在家看新闻,外出和邻居唠嗑。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西峰区在农村建设乡村大舞台,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广场舞”登上了乡村大舞台,什丰村的妇女们成立了文化艺术团,展示新时代农民着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任宏兴也加入了其中。如今,每天晚上七点,任宏兴准时和队友们齐聚在广场上,自编自演《美丽神奇的庆阳》《逛新城》《爷爷奶奶和我们》等文艺节目,并经常参加各地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不仅为什丰村争得了荣誉,任宏兴的生活也“乐”起来了。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真正感觉到了老有所乐!”任宏兴高兴地说,他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感到很幸福。

2018-06-14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3 3 甘肃农民报 c69297.html 1 农宣队员任宏兴叹40年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