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8年11月01日
第04版:一封家书

张掖湿地上的芦苇

    赵智远

    张掖地处黑河中游、祁连山洪冲积扇前沿潜水溢出带,自古就有“甘州不干水湖塘”之说。张掖城区至北郊,湖泊遍布,百泉喷涌,形成了3万多亩伴城而生的湿地系统。这里湖水荡漾,水鸟云集,鱼翔浅底,苇蒲连片。是“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月,我走进张掖湿地公园,一片秋意盎然。走过一段甬道,爬上了高高的观景平台,举目远眺,那无边无际、流金泛银的芦苇荡,尽收眼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水在一方。”“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余声。”下了观景台,我直奔小路、栈道连通的芦苇荡。“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铺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我把自己融入了芦苇荡,似乎听到了芦苇的心声,这些古人描写芦苇的美好诗篇,便一一涌出脑海。芦荡浩瀚,弥目俱是。

    那盛开的芦花洁白、素净、明亮、柔情、婉约;白得如棉、如絮。微风中芦花摇曳、飘逸、炫舞,如在大地上铺展了一块盛大白色的绸缎,风的手,舞动起阵阵柔软的波涛,此起彼伏。柔至圣洁,素心皎皎。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拐过一道弯,果有十几只野鸭、苍鹭和一对黑鹳游弋于残荷、睡莲相伴的芦荡深处,我庆幸张掖湿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感召和实践中,一改它猥琐的原始面貌,以新奇、特野的新姿,展现于世人面前。

    水肥草茂的沼泽湿地,是芦苇生长的天堂。有人把芦苇称作芦草。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张掖沼泽湿地里,长得格外高挺、粗壮。芦苇因坚牢、柔韧,人们拿它编炕席、粮囤等诸多物件,也可用作饲料和燃料,它更是造纸的好原料。芦苇高挑、俊秀、飘逸的英姿和虚怀若谷、昂然向上、质朴无华的品格,屹立于我的心间。

    行走在湿地的芦苇丛中,我不由唱出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在那艰苦卓绝、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中,华北平原白洋淀里的“雁翎队”,剧作“沙家浜”里的郭建光、阿庆嫂等中国军民,他们在芦苇荡里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同全国军民共同唱响了激昂雄壮的《黄河大合唱》,直至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为此,我对芦苇有了更多的仰慕和敬重。

    春天,芦苇撑起青纱帐,夏天,风吹苇叶,摇曳婆娑,绿云蔽日,秋天,水鸟云集,芦花胜雪,冬天,雪落芦荡静无声……我走在风景如画的张掖湿地上,想到:湿地、绿色,蓝天、白云,这不仅仅是颜色,它更是一种理念,也是现代中国发展的终极追求之一。“美丽”不但写进了中共十九大报告,还写进了2018年3月1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少不了这一环!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8-11-01 2 2 甘肃工人报 c92589.html 1 张掖湿地上的芦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