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8年11月01日
第04版:一封家书

【生活纪事】收麦打场

    苏黎

    已经好久没去过田野了,最后一次到田野上的时候,田野上还是一片碧绿,小麦正在扬花呢。

    这几天,我不管是走在上班的路上,还在爬在阳台的窗户上,我都能闻到麦子成熟了的味道。我才想到,我已经快一个月了没去过田野。

    这天下午,我来到了田野上,才发现一半的小麦已经收割了,收割后的大地空出了自己的怀抱,羊群及时地在麦茬地里捡拾着遗落的粮食,像是另一种形状的收割,只是它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小麦,还有青草,当然青草也是它们的口粮。在另一些麦地里,几台叫康拜英的收割机,正在轰轰隆隆地收割庄稼。有几个人站在地埂上等着装粮食。在我眼里一大片庄稼,被这个张着大嘴的机器一会儿就一吞而尽,然后打开它腹部的开关,红润而饱满的粮食就一泄而下,村民们手忙脚乱地把粮食装进了口袋里,用拖拉机拉回家里,收割就这么简单扼要。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收麦子打场,那最快也要两三个月呢。大概是从我刚能握住镰刀把的时候开始吧,田还没黄的时候,父亲就给我准备好了一把小镰刀,田一黄,父亲就带上我,跟在哥嫂后面去割庄稼。哥嫂他们收起田来快,但茬地不干净。父亲说上几遍,他们还是那样,父亲就说不像个庄稼人。我和父亲一小一老,落在哥嫂后面。父亲不着急,我心里急,可父亲说这割田,要一把一把割,要把镰刀放平了割,要从麦子根部割,这样割下来的麦子,麦茬既矮又整齐好看,还增收了牲畜的草料。割下来的麦子打捆的时候要左一把右一把,这样捆起来的捆子既好码堆子又好卸垛。这样我和父亲虽然割麦子慢了点,但我们父女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的捆子方方正正,码起来的堆子也是有棱有角,不易被风吹倒。路过我们地头的人都夸我们父女俩割的麦地干净而整齐。我们从早到晚不停地收割,中午时在地头吃点馒头喝点茶水,一直到天黑看不见麦子的时候才回家吃晚饭,收麦子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我总想起父亲的一句话,二八月,种地收麦子的时候,大姑娘都要下绣楼呢,所以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大人小孩齐上阵。就这样卖力地收,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完,收完了堆子码在地里再晒上几天,然后花一两天的时间,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再拉到打麦场上卸成马头垛,焐上个把月再开始打场。父亲说过,麦子焐上一段时日后,既饱满又有筋道,焐过的麦子磨出来的面比收倒就打场的麦子磨出来的面粉要好吃的多。所以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打场的时候,天都下雪了。天晴了就打场,天阴了就把麦垛盖好了。谁家都不急着去打场。打场的时候,像摊煎饼一样,赶早摊上一场,翻晒好了,把牲口拉出来,套碾子打场,打一会了翻一遍,一直打到下午,一场麦秆打成了碎草屑,才算打熟了一场,接下来等风扬场。等风扬场,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在晚上,山风下来的时候,打个马灯去照亮。等麦子出场时,快一点的到了半夜,慢一点的到了天明。天亮了,接着再打下一场。

    场打完了,接下来拉麦子拉草,清理场院。把个土场院清理得干干净净,像一块白面饼子一样,晾晒在大太阳下,才算是一荐庄稼收拾完了。

    像父亲那样的老把式,从收田到粮食入仓,无一道程序不像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他样样精通,样样做得漂漂亮亮,道道走在别人家的前面。即使这样下来,收麦子打场,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后来有了拖拉机,人收完了麦子,用拖拉机拉田,用拖拉机打场,这比起人工收割打场来快了许多。

    再后来是用脱谷机,这就省去了打场那道工序,比起拖拉机打场又快了许多。只要一个人从一头往脱谷机里喂麦子,另外一头就出来了干净的麦粒,只是养牲口的人家还是要用牲口把长长的麦秆打碎了才能喂牲口。

    现如今,农业机械化,不养牲口了,也不用收集草料了,眼看这么大的一片麦田,把康拜英开进去,不几天时间,一大片庄稼就荡然无存了。对于庄户人家,会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地里的粮食就装进了粮仓,这是怎样的一种速度呀。

    把我父辈时代的收麦打场这道繁杂的工序,这道用时几个月的劳作,简化成了一两个小时的,还不用人出太大的力气。这对于我的父辈们那个时代来说,可能是个天方夜谭,但仅仅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这个神话就变成了现实。

    不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收麦打场又会变成什么样?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8-11-01 2 2 甘肃工人报 c92588.html 1 【生活纪事】收麦打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