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晨源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作为《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续作,一改前作全景式的宏大创作方式,将视线聚焦于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人的经历,从“大家”到“小家”,又以“小家”映“大家”。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更通过生动的画面、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以真实的历史细节将观众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该影片上映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成为新时代电影表达的一个典型范例。
史实与艺术化表达的平衡
史实考证与叙事重塑。作为一部基于真实历史事件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在史实考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志愿军在铁原阻击战中的艰苦和英勇。《志愿军》三部曲在第一部中交代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战场的过程,通过不同人物线索的反复切换,重塑了一个庞大的战争舞台。在《志愿军:存亡之战》开始部分,镜头通过表现美军士兵的行为,更加凸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智慧与英勇。影片通过服装、武器、战斗场景的再现,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在拍摄手法上,电影并非完全拘泥于史实,而是通过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的艺术化处理,使故事更具戏剧性。例如,影片将多位志愿军战士的事迹集中在几位核心人物身上,这种典型化的人物塑造不仅强化了角色的代表性,也让每个类型角色都拥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电影中,分离已久的李家三口在指挥部重逢,三人眼含热泪相拥在一起,但美军突袭的炮火打破了短暂的安宁,作为司令部高级参谋的父亲李默尹赶紧让李想、李晓兄妹离开,哪怕他们都知道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突出了电影表达的英雄主义精神。
技术与美学创新。20世纪以来,设备与技术的革新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高质量的特效制作和摄影技术,为观众呈现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战争场面。影片使用了大量特效和实景结合的手法,再现了炸弹爆炸、战斗中枪林弹雨的场景。这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也使得观众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直观的体验。特别是一些航拍和近距离跟拍的镜头运用,使观众仿佛置身战场之中,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沉浸感。
电影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集体记忆的建构。《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媒介重建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社会建构的基本概念,也是当下人们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和阐释。因此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使用符号来促使观众产生联想,以达到唤醒集体记忆的目的。李晓所唱的《黄河大合唱》,激起了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将全片的情绪推向高潮。该片将重点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经历,选取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经历。
集体记忆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回溯,而是经过再现与强化的共同记忆。影片通过还原战场细节、表现英雄事迹等,让年轻一代观众能够重新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先辈的敬仰之情。
情感渲染与表达。《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多重叙事手法,将观众的情感层层推进。例如,影片中运用了多处慢镜头和静音处理,将战士们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场景与周围的战场环境加以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这种处理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壮烈情怀,从而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感。
影片还在战争场景之外展现了战士们的日常对话、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一把家门的钥匙、一颗传递的糖果、一朵干枯的红花等,使观众了解到这些英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这些情感表达增强了观众与角色的共鸣。
新主流电影的探索与表达
《志愿军:存亡之战》作为2024年国庆档的最大黑马,既承载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在市场化运作上取得了成功,证明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新主流电影,也可以兼具市场竞争力、观众吸引力与艺术创造力。
《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历史重述、集体记忆的再塑造以及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探索,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这部影片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功实现了历史教育与情感共鸣的双重目标,还通过电影这一艺术载体,使观众凝聚前行的力量。(本文配图为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