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聂佃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只有通过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着力打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平台载体,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健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二是抢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政策红利,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三是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四是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中央在甘单位和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五是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创造体制环境,培养造就一支能发明、会创新、懂管理的少而精科技企业家队伍。

健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一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以兰白“两区”为主要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二是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四是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为科学家赋权,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五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六是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其市场价值。抢抓要素市场化政策机遇,普遍提升要素所有者收入水平。七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健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

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一是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把兰州新区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字招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三是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四是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以庆阳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兰州丝绸之路信息港、兰州新区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金昌紫金云大数据、华为张掖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平台,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五是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六是抢抓“新三线”建设重大机遇,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从粮、种、草、药(材)、煤、电、油、气、(有色)金(属)、核、芯(片)、水、林、数(据)、地入手,加快完善综合性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七是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争取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包括超算中心(兰州)在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健全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推动黄河流域、河西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以大熊猫、祁连山等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GEP核算,定期发布GEP蓝皮书,冲击GEP全国百强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机制。三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加快陇电入鲁(浙、沪、川等)新能源外送工程建设。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 2024-08-1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 2 甘肃日报 c176472.html 1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