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

白组轩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够形成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白银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白银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关键靠人,人才引领、人才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激励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聚焦中心大局,着力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骨干力量。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能力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建设一支理念新、本领高、作风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领导干部成为创新领域的能手、提质增效的高手、引领生产力的多面手。要树正用人导向。突出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中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敢闯敢干、实绩突出的干部,真正把那些关键时刻能扛硬活、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大力宣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干部争当改革创新的实干家、行动派、执行者,凝聚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要突出实战实训。紧密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围绕新兴材料、新兴领域、网络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相对集中、干部平时接触较少的产业,针对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等知识,分层分类开展专业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干部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把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实践锻炼,推动经历变经验、阅历变能力,切实增强干部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维和本领。要强化考核问效。坚持目标导向、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高质量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构建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将高质量发展任务具化为考核指标,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差异化考核,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把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干部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扛重活、打硬仗、创实绩。

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智力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在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本地战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新平台。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对人才引进工作的统筹推进和指导,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新兴产业需求,分层次分领域建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库”。落实“先引进后备案”制度,指导全市教育行业、医疗机构、各级中心学校通过发布公告、开展校园招聘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专家工作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专家人才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行业分层次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储备青年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管理等人才队伍。扎实推进“凤舞铜城”人才计划,着力构建“行业首席专家+铜城青年英才”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不断壮大本土人才队伍。强化平台聚才效应,打造以“两区”为支撑的人才创新中心,推动人才、科研、技术、设备等资源实现线上集聚、线上配置、线上整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一体发展。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及时完善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落细落实各项惠才举措,切实提升人才工作效能。要继续深化人才管理、评价、激励、使用、流动等“五项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持续推进科研人员减负行动,畅通人才交流通道,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协同落实党委联系专家、人才服务卡等制度,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着力营造惜才爱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白银市委组织部

--> 2024-06-14 2 2 甘肃日报 c164303.html 1 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