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陇东春韵

□ 孙鸿岐

春的讯息,起先被窗外那群鸟儿捕捉到了,它们尽情地在门前硷畔那棵大槐树上歌唱,蔚蓝的天空下,大地上的万物开始悄然萌动。

“打春一日,百草重生。”父亲这样说。春天一来,冬小麦迅速换上绿装,就连老树上的枯枝也长出了新芽,碧绿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招手致意。青杨、白杨哗啦啦展开嫩绿的叶片,草丛中的小野花,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静悄悄地盛开着;杏花、桃花、梨花,如云似锦,点缀着春天。静寂的夜里,微风拂过,樱花如雨般飘落,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独自行走在幽静的村道上,月色撩人,鸟鸣清脆,如梦幻般的景象,不由想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风最自由,带着湿润的芳香气息,轻轻拂过脸颊,鼓荡着我的衣衫,暖暖的,像棉絮一样轻软温柔。冬眠的小黄鼠、小青蛙们睁开惺忪睡眼,东瞧瞧,西看看,似乎在说:啊!一切又是新的。春天像一位诗人,又似一个画家,其作品处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庄户人把立春叫“打春”。农谚有曰:“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这是人们对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也是对美好日子的期盼。打春,即打开春天。仿佛紧闭的节气之门被时令“吱呀”一声推开。春,既然被打开了,接下来就要闹春。一到正月,社火队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老家的社火队很有名气,有舞龙的、有耍狮的、有踩高跷的、有扭秧歌的、有撑旱船的,也有跑场子的,沿村进户,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甚是排场。若遇社火闹春汇演,那场面,鼓对鼓,锣对锣,龙对龙,狮对狮,真可谓龙腾虎跃!

闹春中,孙寺洼社火队的春官说诗,最为吸引人。社火进场,只见春官大扇一摇,张口即吟:“今年春节分外红,寺洼社里闹新春。龙腾狮舞贺华年,男女老少喜盈盈。”这时,有人给春官发红包。“春官无品不算官,手摇羽扇说平安。家家门前说一段,不图名利不图钱。”此言一出,发红包者,只好作罢。“春官本是社火魂,全靠能说来赢人。民间文化花一朵,一年更比一年红。”这些合辙押韵、乡土气息浓郁的打油诗,顿时把“闹春”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花灯一迎,闹春才结束。

“一年之计在于春。”转眼到了春耕时节,勤劳的乡亲们,赶着黄牛,扛起农具,沿着那条熟悉的田间小道,向着心中盘算好的日子出发了……

--> 2024-03-27 2 2 甘肃日报 c149616.html 1 陇东春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