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塬上雾凇

□ 师正伟

于冬日,在董志塬邂逅了难得一见的雾凇景观。

放眼望去,“树树凇花云叠,满目银装素裹”,晶莹剔透、轻盈洁白的雾凇,婀娜多姿,宛如玉树琼花,如梦似幻,把董志塬装扮得如诗如画。

雾凇,俗称“浓霜”或“树挂”,毛茸形、疏松体、水晶状。雾凇非冰非雪,而是下雪之后,空气湿度较大,突然降温,水汽在花草树木上凝结成如雪似玉的自然奇观。因其挂满枝头,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好似“琼楼玉宇”,成为北国风光中的一朵奇葩,令人沉醉,因而又被称为“梦送”“雪柳”“冰花”“傲霜花”“琼花”。

“雾凇”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宋·吕忱所编的《字林》,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而最玄妙的当属“梦送”这一称呼。宋末黄震在《黄氏日钞》中说,当时民间称雾凇为“梦送”,意思是说它是在夜间人们做梦时天公送来的天气现象。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这句话形容的就是“雾凇”。雾凇,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此刻,从高处俯览董志塬,整个大地白雪皑皑,沟壑峰峦银装素裹,玉树琼枝晶莹剔透;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梯田像巨大的五线谱,漫山遍野、形态各异的天然“雪雕”则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走近细看,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锭,点缀在山间角落的花草树木在“冰凌花”的装扮下,姿态各异,轻盈洁白,俨然童话里的冰雪世界。

“古树结玉蕊,枯枝挂冰花”。大雪之后,形状各异的花草树形成千姿百态的雾凇景观,草木之上,茫茫一片,似雪非雪,仿佛披上一层晶莹的玉锦,让人目眩;一朵朵冰花点缀在树枝上,犹如珠帘长垂,层层叠叠,玲珑剔透;山风拂过,冰挂撞击,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宛如天籁……

远看景,近看形。借雾凇之晶莹,冷寂了一冬的枯树残枝又衍生出一种奇幻之美,每一棵树都自成一幅独特的水墨画;山峦起伏处,松柏上那如雾似烟的绒冠,彰显着挺拔高傲的身姿,让人生出无限敬意;半山腰那一抹青竹被一根根冰棍压弯了腰,好似一地成熟的稻谷在低头沉思;路边的垂柳凝霜挂雪,银丝闪烁;山脚下一丛丛灌木林挂满了晶莹的霜花,仿佛一枚枚凝固的琥珀镶嵌在大地。此时,不管是光秃秃的落叶树木,还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云杉,都被雾凇雕琢成了“琼枝玉叶”,璀璨耀眼、晶莹剔透,为萧索的寒冬平添了几许灵动。

明明是寒冬腊月,却仿佛春临大地,繁花盛开。

冒着严寒,一路走,一路看,无处不在的傲霜花仿佛一夜之间改变了整个董志塬的风貌。充满诗意的雾凇奇观,让人心生喜悦。寒冬里,赏雾凇,品古诗,悟人生,悦身心,不失为一种生活情趣!

--> 2024-03-27 2 2 甘肃日报 c149615.html 1 塬上雾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