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重推】

追溯“写作现场” 感悟思想伟力

胡松涛

陈晋与我合著的《毛泽东文谭》,主要内容是对毛泽东经典著作的解读。该书依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毛泽东思想的六大组成部分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分为9个专题。作品选读《战争和战略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40多篇作品,在阐述与分析中展现毛泽东著作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文化意蕴。

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有一个传统,历代学人不间断地对经典著作进行阐释。不同时期的经典阐释,不仅赋予文化典籍以“活化”特征,而且与时俱进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收录的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距今已近100年。而毛泽东最后写作的文章,距今也近半个世纪。当今,《毛泽东选集》的众多读者中,有的与毛泽东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这些读者未曾经历过毛泽东著作诞生的岁月。因此,不少读者在阅读毛泽东的文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产生时空“隔膜”感。阅读毛泽东的经典著作,需要知晓其著作诞生的历史背景,既要看文字表面的含义,也要了解他写作时的本意。如此,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毛泽东著作所表达的意蕴。这部《毛泽东文谭》,即是对毛泽东部分经典著作所作的一次解读。

毛泽东的文章应时而生,回答和解决的是时代之问。回溯到毛泽东著作的文本生成现场,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历史背景与政治意涵。我们采用叙事学的方法论,回到毛泽东40多篇文章写作的原点,还原写作现场与发表现场,展现文本发生的具体社会历史情形。

比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有个当今众人耳熟能详的重要观点: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然而,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历史现场,人们就会发现,当时的革命理论几乎没有注意到工人与小资产阶级之外的一个阶级——农民。这个中国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当时有上亿之众。马克思主义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学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期,也主要是去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毛泽东发现革命理论中没有农民,然而,在中国革命中他发现了“农民”,发现了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共产党结合农民、掌握农民,才有了开天辟地的力量。走进历史的现场,读者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理解也就豁然开朗了。

毛泽东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现场”。这个写作现场,既是历史现场,也是思想现场。我们在写作《毛泽东文谭》时,通过考证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努力还原毛泽东40多篇经典著作的写作“场景”。我们所力图还原的“场景”,既有当时文章书写的广阔社会现实,也有写作文章中的具体生动细节。40多篇文章,也就对应着40多组“现场”。从这些宏观与微观的“现场”中,读者可以生动感受到毛泽东的笔墨如何与时代共舞,感受到毛泽东著作中的深远意蕴。

毛泽东的著作,既有高山般思想的峻拔,又有春风拂杨柳般表达的恰切,曲径通幽处,还隐藏着写作时的细节和发表时的趣事。我们在历史文献的深林密叶中采撷,把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植入作品。通过讲故事、描绘细节的方式,展现毛泽东著作的光彩。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经提及: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毛泽东说:“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写作过程中我们想到:是否能查到当年在延安城墙上写这条标语的人呢?他是如何写这条标语的?听到毛泽东的批评后他是什么反应?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我们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还真查到了这个写标语的人。他就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钟灵。钟灵晚年在回忆录中,写到受毛泽东批评这件事以及他当时的心情和后续发生的故事。1949年9月,钟灵负责设计和书写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两侧横幅大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1950年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他想起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的话,想起标语给谁看的问题。他在书写时,采用宋体美术字。标语写好后,镶在框子里往毛泽东的画像两边一挂,大方、醒目,深受大家喜欢。作品中我们把钟灵的故事引入到解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不仅再现了相关历史情境,也使得文本鲜活生动起来。

毛泽东说:“不搞一点文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和文采飞扬的语句,是毛泽东文章的一大特色。即使是政治议论文,毛泽东也将其写得光昌流丽、富有文学感染力。毛泽东文章中的论证和叙事,有血有肉,别具情感和辞采,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简陋、僵硬的语言无法传达毛泽东著作散发出的智慧光辉。在《毛泽东文谭》中,我们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同时,尝试采用文学化的表达,讲述文章中蕴含的故事,还原历史细节。同时,我们在追溯毛泽东写就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中,传达出其作品高远深刻的思想意蕴,力求为读者消解理论阅读的“隔膜”感。返回毛泽东书写时的文本现场,感悟毛泽东著作的思想伟力,或许就是再读毛泽东文章的原本追求。

(《毛泽东文谭》,陈晋、胡松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23-12-26 【重推】 2 2 甘肃日报 c132705.html 1 追溯“写作现场” 感悟思想伟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