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
齐家文化是我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段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4200年-3600年,历时约800年。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齐家文化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在齐家文化石器中较有典型代表之一的是琢日月纹盘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中,通常把盘状的器物称之为“盘状石器”。这类将砾石或石核边缘打成厚刃,用以砍砸的“盘状石器”,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盘状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砸器”。一般认为,“砍砸器”是一种形体较大,形状接近圆饼形但不固定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推测可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劳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盘状石器”,由于通常的命名方法是以器物的用途、功能作为命名依据,因此“盘状石器”的命名也并不统一,常见的命名有:“敲砸器”“砍砸器”“砍斫器”“盘状器”“圆盘斧”“圆盘形器”“饼形器”等。
齐家文化的“盘状石器”除“敲砸器”以外,还有一点比较特殊,其双面分别琢制有日纹和月纹。目前所知,这类“盘状石器”只在齐家文化遗存中出现,是齐家文化石器的特有器型,石质大多为砾石、河砾石。这种齐家文化特有的琢纹盘状石器,学界尚未有统一命名,通常所见为:“圆形见手窝敲砸器”“刻符石”“刻符石器”。民间俗称为:“练功石”“日月石”“星月石器”等。
目前所见的各相关考古资料均将“齐家文化琢日月纹盘状石器”称为“敲砸器”,显然是把两者混为一谈。由于忽略了弯月形的琢月纹,佟柱臣先生(1920年—2011年)在著作《中国新石器研究》中将其命名为“圆形见手窝(圆涡)敲砸器”或“手窝敲砸器”,后者明显是没有弧形凹槽即琢月纹的另一类石器,极有可能是混淆了不同器形的石器。
喇家遗址发掘领队叶茂林先生将此类石盘状器称为“刻符石”或“刻符石器”,对于此一名称,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因为所谓符号,应该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际用途的或刻或画而成的图形。而齐家文化琢日月纹盘状石器的“日”“月”有实际用途。符号应是从具象到抽象的,彩陶纹也是先具象慢慢符号化,所以石器琢纹先是实用,慢慢规范化,有了象征意义,成为某体特定意义的符号。虽然“纹饰”有装饰意,“符号”又抽象化,都不贴切,但称其为“日月纹”,作为专指比较中性。笔者认为,将此类盘状石器命名为“齐家文化琢日月纹盘状石器”,应该更为准确。
1947年,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1904年—1982年)先生和同事来到甘肃,在临夏附近调查了张家嘴、崔家庄等遗址。《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记载,在崔家庄“……所采之物,计最多者为打击之石器,圆形及长形皆有,并有偏平甚大之砾石,一面凿为半环,他面凿一圆坑者,不知其用途及意义为何。”目前所知,裴文中先生是发现记录齐家文化琢日月纹盘状石器第一人。
据喇家遗址发掘领队叶茂林先生介绍,喇家遗址一个房址中出土了一批“刻符石”,大多在房址周围,摆放得整整齐齐,有大有小。有学者整理研究了73个,认为刻符石器是喇家遗址所出石器中的一类特殊现象,属琢制石器,有圆形、椭圆形、近方形等,有部分残缺,且重量、大小不一。多数长15-20厘米,最大达26厘米,最小约10厘米;厚度在5-7厘米。这类石器上刻画有圆窝形与弧形的图案,形似日月,多数石器的一面为圆形,另一面为弧形;有的两面都为圆形;有的一面有圆形另一面则无图案;个别一面为圆形,另一面为四个圆窝形连成的月牙形弧线。根据符号组合的不同,将其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两面均有符号;第二类单面有符号。刻符石器数量较多,图案重复率也较高,极可能有着某种特殊的用途。
通过出土的众多盘状石器,让我们更加了解到齐家文化,盘状石器是原始石质工具中最早规范定型的石器之一,其分布地域广阔,使用时间较长,分属旧、新石器和青铜时代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以玉礼器、石圆圈、祭坛等为代表的齐家文化,以原始宗教、祭祀礼仪、天文体系、日月崇拜、“昆仑”崇拜、青铜革命等文化内涵,对后代中国商、周及先秦时代以玉通神信仰、礼制文化等华夏文明的成熟璀璨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