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强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甘肃天水。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聚焦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实施“四强”行动和推进“技能甘肃”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内涵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机电为特色,工科类、商务类和管理类协调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党组织政治功能有效落实。
事业要发展,领航是关键。学校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会议制度,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行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实施“对标争先”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022年,学校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荣誉,直属第一党支部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荣誉。
以匠心育人为使命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专业知识精、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多方面文化育人优势,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校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人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师生典型等校园文化长廊,实施“一院一品”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组建国乐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社、机械工业博物馆和校史馆讲解团,打造原创校园精品话剧;举办草地音乐节等,全面展示学校文化成果,切实提升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水平。2022年,学校机械工业博物馆、非遗技艺传承等14个文化品牌被认定为“甘肃省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品牌”。
同时,学校不断挖掘整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凝聚奋进力量;发挥地域优势,推进以伏羲文化为重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引入优秀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进校园。今年,学校在天水市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建成“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先后建成以回顾甘肃工业发展史和学校伴随三线建设发展壮大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工业博物馆、校史馆,并与天水工业博物馆、弘文博物苑等共建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与此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工业建设和工业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自觉增强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2023年,学校“基于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教育教学实践”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产教融合为引擎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本质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联合企业,先后共建华天学院、兰石产业学院、天水锻压产业学院、奥迪学院等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先后入选“丝绸之路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等单位。
专业建设是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坚持对接产业紧贴行业、建设特色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发展方向,通过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培育并形成了基本覆盖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与制造、车辆应用与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供应链管理6大专业群。
同时,学校紧扣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求,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带动,依托学校的华天学院,组建了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协同发展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实现专业群建设与优势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学校共建设1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成功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获评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技艺传承工作室3个,培养省级职业教育“工匠之师”2人。
学校不断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改革和“1+X”证书试点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共同实施实践教学,把企业岗位搬进校园、搬上课堂。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学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规划教材3部。在近3年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
以促进就业为根本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2023年,学校加大力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努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将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点攻坚任务,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先行,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组队赴佛山、东莞、成都、西安和新疆、重庆、江苏、浙江、山东、宁夏等地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了甘肃公航旅、兰石重工、新疆中泰、新疆金晖兆丰、东莞新能德、京东方、重庆天实精工、珠海格力电器、宁夏天源石化等130余家企业,拓展岗位3800多个。
同时,学校深度挖掘省内企业合作资源,首次与甘肃公航旅、金川公司、兰石重工等省内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2023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参加企业达500余家。其中,省内企业180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00多个,岗位需求总人数达1万多人,有效促进了2023届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校坚持不断完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宏志助航计划”,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工作。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给予帮助和指导,提升求职就业技能。截至今年10月,学校已为天水4所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1900余人次。同时,构建精准化就业帮扶体系,掌握就业困难学生底数,建立“台账式”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辅导;建立就业帮困“一人一策”方案,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专人结对帮扶;建立“一生一表”“一生一档”帮扶台账,及时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
目前,学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0.08%,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日益凸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毕业生在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就业比例超过70%。今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
以服务发展为己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开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建立除霜机、窄带模具、汽车专业和数字媒体广告4个科技创新团队。同时,推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挂牌成立天水市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今年,辅助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38批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依托学校办学资源,先后承办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10次,各类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5次。
“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校园、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第二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奖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甘肃机电人的辛勤付出,更是对学校事业发展的促进和鞭策。”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彦军说:“今后,学校将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立校之路,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水平,为全力打造‘技能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