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学瑞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阳气生发,散布于外;秋季阳气下降,向内收敛。立秋节气处于转折之时,是养生的关键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应做好四个“应对”。
应对湿热
中医学把立秋至秋分这一时段称为“长夏”。《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一方面,“长夏”是多雨季节,所以湿为“长夏”主气,要防湿邪伤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脾阳。另一方面,暑气未尽,秋阳肆虐,如此湿热交蒸,合而成湿热邪气,最易困脾。因此,固护脾阳是秋季养生的重点。脾阳受损,运化失常,会造成人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体倦乏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舌苔黄腻,甚至身体浮肿等症状。
防湿热要从日常饮食做起。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可以选择用清热、祛湿、健脾之品做成药膳,如山药、白扁豆、薏苡仁、冬瓜、茯苓等。这类食药俱佳之品,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特别推崇白扁豆,《本草纲目》云:“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
消暑祛湿药膳。材料:白扁豆、薏米、赤小豆各50克,莲子、山药各3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做法:将莲子、山药、茯苓、陈皮洗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备用;将白扁豆、薏米、赤小豆捞出、沥干水分,用小火干炒,炒至颜色微黄;在砂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清水,倒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立秋后,人们为了固护脾阳,要少吃“秋瓜”。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秋瓜”包括西瓜、黄瓜、甜瓜等,由于性偏寒凉,恣意食用会损伤脾阳,出现腹痛、腹胀、泄泻、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应对“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立秋后的炎热天气。此时天气逐渐凉爽,但时不时仍有高温来袭,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闷湿炎热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注意环境通风,使身体正常排汗、散热。如果出现头晕、恶心、乏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也许是中暑了,应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应对“秋老虎”,还要特别注意着装问题。初秋时节,虽然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但是不必过早地添加衣物,以穿衣感到微凉是最好的状态。否则,不仅不利于排汗散热,还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应对秋燥
立秋之后,虽然湿热之气犹盛,但是防秋燥也是养生的重点之一。中医认为,燥为秋天之主气,肺与秋季相应,而肺喜润而恶燥。因此,燥邪易伤肺脏,人们容易出现干咳或痰中带血、喘息、咽干痒痛等不适症状。这个时期,养生或者进补,都要把养阴润燥作为基本原则。中医讲“秋冬养阴”,也是这个道理。
应对秋燥要特别注意饮食。一是多吃酸性食物,酸味收敛肺气,对肺有益,而辛味发散泻肺,会伤肺。因此,要少吃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多吃西红柿、枇杷、柠檬、乌梅、桑葚、山萸肉等酸味食物。二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木耳、雪梨、柚子、芝麻、胡萝卜、甘蔗、鸡蛋、鸭蛋、百合等。这些食物不仅多具甘味,与酸味结合,还有“酸甘化阴”之妙。三是多吃白色的食物,“秋吃白,病不来”。银耳、蜂蜜、莲藕、白萝卜、豆腐、豆浆等白色食物有生津润肺、补益肺气的功效。四是可适当进补一些滋阴润燥的药膳,如枸杞子、石斛、沙参、麦冬、玉竹、黄精、罗汉果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应对秋乏
秋乏是指入秋后许多人会感到疲乏,民间也有“春困秋乏”之说。这是因为在炎夏时人体大量出汗,肠胃功能减弱,导致体能过度消耗。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进入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就会产生疲惫感。
应对秋乏,人们可在饮食、起居及运动上进行调理。一是少吃肥厚油腻食物。民间有“贴秋膘”之说,不少人入秋后大吃大喝,殊不知,摄入过多脂肪会使血脂升高,血液流速减慢,使人感到困倦疲惫,同时更容易发胖,加重各个脏器的负担。二是做一些简单的保健活动,如伸懒腰、干梳头等,有利于血氧的调度和头部血液循环。三是每天多睡1小时,尽量在22时30分之前睡觉,因为23时后人体各个器官处于休息阶段,熬夜则伤身。四是多晒太阳悦情志,秋阳不像夏日那样强烈,晒太阳可以使人心胸开阔、精神饱满。五是适度运动,可选择爬山、散步、快走、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跳舞等运动,加速身体新陈代谢,摆脱秋乏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