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生菊
强省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着眼甘肃长远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才能进一步集聚高端人才、先进科技、规模资金、顶尖企业等,在增强经济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中,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深度参与区域竞争,努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美好未来。
明确发展定位。当前,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内陆向西开放等,对省会兰州立足省情市情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新的要求。兰州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中心,既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历史文化独特悠久,又是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核心节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市、西北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点枢纽。我们要立足国家战略和省会兰州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聚焦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龙头,将兰州打造成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交通物流枢纽区、向西向南开放发展的引领区,增强兰州头雁示范引领力。
优化空间布局。强省会不仅要做强省会本身,更要从圈层结构出发,使省会成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进而由核心向外围拓展,并基于空间关联机制辐射带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一心两翼”核心区,要以兰州主城四区为中心,以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两翼,形成三城联动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构建兰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二是兰州大都市圈,要以兰白都市圈为基础进一步向东向南拓展 ,发挥资源禀赋好、产业基础强、创新平台优的优势,构建以特色产业、现代产业和生态产业体系为支撑,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内的兰州大都市圈。三是兰西城市群,以兰州和西宁为经济增长点,以兰州-西宁为轴线,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合作广度深度协同发展,着眼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向西开放,拓展西北内陆发展空间,更加巩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做强重点产业。强产业是强省会的关键所在。强大的产业是形成省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根基,它是人民就业之基、群众增收之本和地方财富之源,是地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强省会就是无源之水。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比较优势,以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要载体,以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引擎,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发展好重点产业。一是加快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二是立足省会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突出体现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如特色农业、中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通道物流产业、食品及轻工产业等。三是顺应科技革命趋势和“双碳”目标要求,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
增强创新驱动。一是着力发挥创新能力首位优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兰州在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最强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最强的优势,借助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等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将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构建更好撬动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的有效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权责体系。鼓励建立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农村技术服务机构等在内的全社会科技创新体系,使各类主体供需对接、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合力。三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瓶颈。要加强创新企业培育,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对外互联互通。一是要强化省会兰州综合交通网的枢纽地位,以一心两翼核心区为重点,以兰州大都市圈和兰西城市群为延展,以圈层外拓为辐射面,以全省东西通道为主轴线,加强省会对外交通的互联互通。二是要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安全、智能先进的现代综合交通网,为经济发展和要素流动提供“市区、城际、省际”的高效联通解决方案。三是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促进骨干网扩容,提高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覆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商务、金融、物流、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