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纯美的童心与历史的初心

吴义勤

《琴声飞过旷野》是徐贵祥创作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既是一部从正面全方位描写几个孩子生活、情感和命运遭遇的作品,也是一部别样的革命历史小说。

作品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品格。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大别山区的红色革命历史为背景,故事虽为虚构,却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并不像作者以往小说如《历史的天空》《高地》等那样聚焦战争本身,致力于革命历史宏大场景的正面展示,而是将“人”推上历史前台,在社会生活和人际关联中,致力于“人在历史中”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展现,同时又与“历史中人的命运”的揭示联系起来,同步推进,求得“历史”与“人”的平衡、和谐。

《琴声飞过旷野》对历史真实性的还原,突出历史与人向上向善的一面。这里有细心关注孩子的衣食生活、情感思想的叶晨霞和李桐,有关切孩子稚嫩心灵、不希望他们看到过于残酷的战斗场面而遭受血腥刺激的韦思源,有希望孩子掌握更多戏曲技能、富有侠义心肠的黄奎师傅,也有来自大城市用心教授孩子文化和艺术的朱玛丽老师。革命者希望能“让他们不再受穷,把他们的童年还给他们”,他们带戏班走街串巷演出,不仅为了挣钱,也为让孩子们见世面,了解正在变化中的这个世界。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时刻,他们想到的也是“一定不能再让孩子们冒险了”,把孩子转移到老根据地,给他们找地方读书,学知识,长大后为国家做大事。

作家用轻灵风趣的文字,呈现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儿童形象,展现了他们平凡淳朴而又可爱可敬的心灵,细致而又深入地发掘出孩子们纯洁、坚强、善良的品质,以及潜藏在他们身上的发展潜力和强大可塑性。无论是在最初的茶山戏班,还是在随营学校的文艺队,抑或临时根据地的文艺队,作家对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表现,对师徒情、师生情、母子情的描写,都饱含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

对善之高扬、弘扬,在根本上造就了艺术之美。《琴声飞过旷野》之美,在乎山水自然之美的简洁描画,在乎人物心灵之美的轻妙点染,亦在乎生活之美举重若轻地发现。这里的美,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琴声飞过旷野》中蕴含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是建立在作者对“善”与“美”的信念和执着追求上的,拒绝苍白、空洞和僵硬,是作者自我的精神救赎和灵魂洗礼。

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展示出一种革命最初萌芽、发生的状态,他们与更为理性成熟的革命者一起,共同构成现代中国革命历史源源不息的流脉和信仰传承的谱系。小说用轻盈灵巧的笔法,通过其言其行表现其情其意,充满童心童趣,更在其中寄寓着初心。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段寻访初心、净化灵魂之旅。对于读者来说,这何尝不是寻找时代背后的宏深历史血脉和超越性价值理想的过程?

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是历史思考开放性品格建构的必由之路。返回革命历史发生的起点和现场,以敬畏之心触摸历史和人性真实存在的细节,看到那段历史中包含的崇高精神诉求,看到友爱团结、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道德理想,是《琴声飞过旷野》的重要价值和启示。

(《琴声飞过旷野》,徐贵祥著,明天出版社出版)

--> 2023-05-30 2 2 甘肃日报 c89315.html 1 纯美的童心与历史的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