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有弯腰驼背、走路不稳、脊柱变形等情况,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就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或丢失、骨质结构退化为特点,引起骨质密度下降和骨折的几率增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低体重、缺乏运动、患有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的人群是骨质疏松症的易患人群。
骨质疏松患者通常腰背部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常在翻身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患者会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骨折,多发性胸椎压缩型骨折可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情况。
骨质疏松的预防十分重要,通过膳食和营养预防骨质疏松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膳食营养预防的原则是在合理能量和蛋白质供给的基础上,通过膳食合理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
如何“食补”才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业内专家表示,一是要注重均衡饮食,饮食结构要荤素搭配,要加强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D的摄入尤为重要。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剂量为700—8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建议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奶制品、牛奶、虾皮、虾米、海鱼、猪牛羊骨、豆类、豆制品、蛋类、核桃、坚果、花生等食物中含钙量较高,若食物摄入不足,也可以通过食用钙片补充;二是要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三是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