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9年03月13日
第03版:文摘

【史海钩沉】皇家做买卖

    王敬雅

    那些喜欢做生意的皇帝

    做生意可能是人本能上喜欢的一种活动,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能即刻获得满足。

    因为皇帝也是人,所以就总有一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特别喜欢做生意的。东汉最后一个实权皇帝,汉灵帝刘宏,大概是我们在史书里可以找到的最早的喜欢在宫里做买卖的人。还有唐中宗李显,就曾在长安玄武门举办列肆的游乐活动。“遣宫女为市肆”“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而且为了皇帝看着高兴,大家交易的时候必须得打起来,打起来之后必须骂脏话,大概有今天我们围观微博骂战一样的恶趣味。

    南宋皇帝跑到临安之后,也开始在禁中诸苑开设小铺,仿效西湖景物,“珠翠冠朵,篦环绣段,画领花扇,官窑定器,孩儿戏具,闹竿龙船”不一而足,还有“果木酒食饼饵蔬茹之类”,皇帝虽然离着西湖不远,但是也要在院子里面开店作乐。

    六条著名的皇家买卖街

    本来清兵有个习惯,就是军营周围,都有固定的买卖人聚集地,为士兵补给物资。后来皇帝巡行,在行宫的周围,有时也会招募些群演做生意,一方面让皇帝看到百姓生活如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出行队伍补给。

    北京历史上有六条著名的皇家买卖街:一条是畅春园苏州街,它从现在北京动物园西面的万寿寺开始,一直延伸到现在北京大学西面,是专为乾隆皇帝的母亲七十大寿而建,也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苏州街。今天我们的地铁“苏州街”站,所取的就是这个地名。这条街做戏做得最到位,连街上的伙计、歌女都是苏州人,人在其中,仿佛已身在江南。

    圆明园里有两条买卖街,比较著名的是同乐园舍卫城东西的买卖街,此街是井字街,四长虽不及百尺,却有通都大邑,四通八达的街市妙境。另一条商业街,在含经堂东。现在我们可以找出这里有茶药铺的记录,并且在含经堂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一组铺面房基址。

    第四条买卖街,是在静宜园(今香山)香山寺前的苏州街。这条买卖街的记载不多,遗迹现在也难以寻觅了。

    现在我们唯一能看到的买卖街,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迎接亚运会,在颐和园后身复建的苏州街。其实颐和园(清漪园)中的两条苏州街,其中一条位于万寿山西部昆明湖与水周堂之间的弓形水域,称作“万字河买卖街”,也叫西所买卖街。另外一条,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在北宫门内万寿山后的苏州街。这里模仿江南市肆格局,主要采取“前街后河”,街随水弯。

    此外,承德的避暑山庄里也有买卖街,乾隆御笔“芳园居”。这里准确说应该是个买卖城。城内侧四围店面,中央摊床、茶棚、书场。西侧靠山,店面内开,里面有点心铺和饭馆。到处可见牌匾招幌,煞有闹市氛围。

    买卖街上有故事

    和孝固伦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晚年得女,公主也就成了最受宠爱的一个。乾隆皇帝木兰秋狝,会让和孝公主穿上男装,跟他一起策马奔腾,搭弓射箭。

    和孝公主年轻轻的就被许给了当时的大红人相国和珅家,嫁给和珅的独子丰绅殷德,没嫁入和家之前,就管和珅叫“丈人”,不知道是不是年轻的时候爱扮男装,所以有此称呼。

    《竹叶亭杂记》记载了一则关于乾隆帝带和孝公主与和珅在同乐园买卖街逛街购物的宫廷轶事。说是一天乾隆父女二人在买卖街闲逛,公主兴致上来,看上了一件大红夹衣,让皇帝买给她。乾隆皇帝哈哈一笑,说:“你跟你丈人要嘛!”和珅听罢赶紧上前,花了“二十八金”,买下了这件衣服。

    二十八金就是二十八两白银。乾隆时期,山西地方粮价最贵的时候,一石米麦大概是二两银子。一石大概是100至120斤左右,如果按照今天的粮价算,大概折算人民币八千左右。一件夹衣价值万把块钱,在今天看,大概也算名媛炫富款了。(摘自《北京青年报》)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9-03-13 2 2 甘肃工人报 c115456.html 1 【史海钩沉】皇家做买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