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第02版:综合

周尚仁的红色记忆

    (上接第一版)

    “院子里的洋芋窖藏过红军女战士”

    “当时有四位红军女战士住在我家。”周尚仁指着东边的老屋告诉记者。

    顺着周尚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这栋经过80多年风雨冲刷的木质房子依然坚固,只是略显陈旧。

    “女战士吃住都在我家,经常帮忙挑水,跟着奶奶学做蚕豆凉粉。”周尚仁说,女战士们闲暇时经常教他唱红军歌曲,有些歌曲他到现在都还记得。

    周尚仁回忆,后来红军离开,四位女战士中的其中一位——何秀英,意外患上痢疾,不得不留在周家养病。

    “我的爷爷给她请来医生治病,我的奶奶给她喂饭,照顾她生活。”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何秀英的身体渐渐恢复,打算坚持上路追寻部队。

    “她坚持要走,大家也劝不住,就帮她准备干粮,熟面、油饼、馍馍……”周尚仁说,除了他奶奶之外,还有周围的邻居,大家一起把何秀英的干粮袋装得满满的。

    周尚仁回忆,何秀英一路走到平凉,却被当地群众告知通往延安的重要路口都已被封锁,无奈她于当年腊月,原路返回周家。

    自此,何秀英抱着等一两年再找部队的心愿,留在周尚仁家,成为家庭的一员。后经村里人撮合,何秀英与一位在当地做买卖的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

    就像影视剧里演的那般,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却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1936年冬天,国民党军鲁大昌部发起“清乡”行动,不仅使刚在岷县建立的3个区、8个乡、35个村的苏维埃政权和工作人员遭到清洗,许多为红军办过事的普通村民也没能幸免。3个区之一的哈达铺同样卷入了那场血雨腥风。

    为了掩护何秀英,周尚仁的奶奶深夜悄悄把何秀英接了回来,把她安置在院子里八尺深的洋芋窖里。

    “她在窖里住了一个多月,我们每天从窖口给她送饭。”周尚仁说,多亏了周围邻居的共同掩护,何秀英才躲过国民党的搜捕。

    如今,何秀英已去世多年,她的后代还住在当初老人住过的老屋里。

    “只要我还活着,长征的故事就永远说不尽、讲不完”

    走进周尚仁的屋子,环顾四周,墙上挂满了老人的书法作品,作品内容大多来自于毛泽东的诗词,以及和长征有关的词句。

    “我一直很喜欢书法,最喜欢的就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说到这里,周尚仁的语气里带着自豪,“我亲眼见过毛主席,还听到过他讲话。”

    红军到达哈达铺镇的第三天,在镇上的戏台开了一个大会。

    “人特别多,把院子挤得满满的。”周尚仁说,他从戏台的侧面看过去,发现毛主席的个子很高,皮肤比其他人白,穿着一套打了补丁的灰军装,头发很长,讲话时声音特别大,老远就能听到。

    “当时还小,没记住毛主席当时都说了些什么,但现场的老百姓和红军战士一阵阵的掌声说明,毛主席讲的话应该是让他们特别高兴。”周尚仁说。

    1935年秋,红军离开哈达铺镇,当晚哈达铺群众自发组织,打着灯笼,擎着火把,护送红军北上。

    周尚仁犹记得,“那一晚,夜如白昼……”

    80多年过去了,当时红军在哈达铺的故事,穿越了历史的烽烟,从这位97岁高龄的哈达铺老人口中讲出,把我们带入了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老人口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都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巍巍丰碑,传递无穷力量;不朽精神,激励接续奋斗。

    受长征精神的影响,如今,已近期颐之年的周尚仁老人仍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事。

    “虽然时代不同了,条件也变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老人说,“只要我还活着,长征的故事就永远说不尽、讲不完。”

2019-08-21 4 4 陇南日报 c144982.html 1 周尚仁的红色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