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9年05月29日
第01版:要闻

【省级媒体看陇南】

【我脱贫 我光荣】致富路上的“半边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做工精细、色彩明亮的手工车枕、鞋垫,柔软舒适的草编靠垫、凉鞋,形式多样的精美小挂件……走进西和县石堡镇石沟村花兰手工绣艺有限公司,眼前的精美物件,让人爱不释手。

    这些绣艺作品出自当地农村的“巧手”。一旁的扶贫车间里,几位妇女正忙着做各种刺绣品,即便与人交流,手中的针线活也不曾停下来。

    在乞巧文化主要发端地之一的西和县,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当地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包花兰就是这样一位“巧手”。

    受传统乞巧文化的熏陶,包花兰从小就学会了针织刺绣的“本事”。“那时刺绣只是自己用,压根儿没想到能卖出去。”包花兰说。有一年乞巧文化节上,她带着自己做的刺绣“碰运气”。“没想到得了三等奖,政府还奖励了3000块钱,这下激发了我的创业兴趣。”包花兰高兴地说。

    回来后,她就组织村里妇女开始做刺绣,并外出考察学习刺绣的原料制作、工艺、流程等。2016年成立了花兰手工绣艺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销售额达20多万元。

    “目前,公司吸纳了21户贫困妇女,已累计带动周边200多名妇女靠手工刺绣增加收入。”包花兰说。同村的王二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以前家里收入全凭种药材和老公外出打工。2017年她到扶贫车间上班,“地里忙时就干地里活,农闲就在家或到车间做刺绣,去年挣了一万多块钱,年底就脱贫了。”王二女高兴地说。

    西和县贫困妇女基数大,普遍缺技术。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带孩子、伺候老人、照看庄稼,较为擅长针织刺绣技艺也只能平时贴补家用。如何让广大农村妇女既能照顾家庭,又发挥所长,在家门口就业,靠着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自2015年底,全国妇联开始定点扶贫西和县,为当地妇女开辟了一条致富通道。全国妇联在调研分析后,决定以西和优势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和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妇女转变观念,提升勤劳脱贫信心。

    每天早上,西峪镇河坝村的杨玉霞送完孩子后到村里的工厂去上班。她所在的这家荣益达服装厂,是西和县2017年招商引资引进的扶贫工厂。

    走进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车间刚建起来时,周边的妇女都不怎么愿意来上班。”荣益达扶贫工厂负责人杨荣说。

    (下转第二版)

2019-05-29 【省级媒体看陇南】 4 4 陇南日报 c128644.html 1 【我脱贫 我光荣】致富路上的“半边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