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4月26日
第11版:百花

春日地软儿

唐秀宁

节气到了雨水,空气明显潮润起来。河边上的柳树隐隐约约有了春意,柳树根旁的苔藓似醒非醒,朦胧中就等头一场春雨了。

春天的雨喜欢在夜里下。悄没声地,下一会儿,歇一会儿,仿佛不经意。睡梦中的人竟不知道窗外还在落雨。

天明起来,看看潮润的地面,枝丫上比昨天深了些许的绿意,睡醒了的人这才知道,有一场雨趁夜造访过了。

这样的清晨,是专给有闲有耐心的捡地软儿的人的。地软儿是什么呢?是一种菌类和藻类共生的植物,常贴在河边的苔藓或者湿土皮上生长。

春天里第一场雨来之前,地软儿安安静静蛰伏在地皮上面,一点都不起眼,也仿佛毫无生机。雨落下来,它即刻苏醒,像木耳被水泡发。但地软儿远没有木耳那么大,却比木耳柔软,也更好吃。

地软儿好吃,捡拾却不容易。因为细小,颜色与土皮和枯草相近,粗心一点的人甚至都不容易发现地软儿在哪里。有经验的人就知道,河边柳下的湿沙润土,或者沟渠帮沿的矮草丛中,正是长地软儿的好地方。

蹲下来细看,那小玩意儿成片连在一起,藏在草根旁,或者铺在沙土上,肉茸茸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拈起,抖一抖,粘在地软儿上的草屑和沙土粒就能掉下来些,却并不能完全抖得净。地软儿肉肉的表皮上本有少许黏性,又因为雨后,被浸湿了,更加容易粘上杂屑。抖不下来,也无妨,回去还要用水淘洗。地软儿一小撮一小撮被捡进饭盆里,直到手都有些困乏了,也才捡了那么小半盆。

端回去,一遍又一遍淘洗,总算干净了。炒两只鸡蛋,与地软儿和韭菜一起剁碎,做饺子馅,极香。若是擀面的人手艺好,擀的饺子皮薄而软,隔着薄面皮就能看见里面黄、绿、黑相间的馅料,尚未入口,先已经解了眼馋。

如果捡得多,尽可以包一顿包子吃。地软儿、豆腐、粉条和一起,熟油拌了,葱花提味,做出来的包子馅美味无比。

还可以做汤。地软儿蛋花汤,浇香油,滑软香嫩,最宜老人和孩子的胃口。

吃野生地软儿,也就仅限于雨水后、惊蛰前的那半月好日子,还得要是雨后。惊蛰一过,地软儿里就会有怎么也择不出来的小虫子,也就没法吃了。

后来菜市上有了人工种植的地软儿。大约是在相对清洁的环境下,所产的地软儿几无杂质,买回来略清洗,就可做馅,做汤,或者凉拌。然而,也许是心理作用,总觉得不够香。

这也与得来的方式有关。买回来的地软儿,得来容易,又不分季节,可常吃。而野地里捡地软儿花工夫,费事,并有时限,吃着自然有珍惜在里面。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4-26 1 1 甘肃日报 c311622.html 1 春日地软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