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2月24日
第04版:综合

定西市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新乐章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银辉 杨唯伟)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定西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的重大部署,定西市认真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努力打好水土保持、节约用水、防洪治理“三大组合拳”,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了定西新乐章。

定西市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明确黄河上游重要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高地、黄河上游特色生态绿色产业基地四大发展定位,确定集聚发展区、农业生产区、水土保持区和水源涵养区4类功能区。

坚持项目支撑,定西市聚焦生态、水利、交通等关键领域,谋划建立“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包含项目628个、总投资1450亿元。

统筹环境治理,定西市协调推进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六大工程,全面启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开展“绿满陇中”行动,福州生态林、洮河国家湿地公园、大碱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建成;坚决打赢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空气治理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强化水资源保护,定西市实施引洮供水一期调蓄水池、农村供水及水源保障等重点水利项目43项,安定、陇西、渭源、临洮4县区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加快生态产业发展,定西市围绕打造“中国药都”“中国薯都”“中国西部草都”和“全国特色种子种业基地”“甘肃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做大做强。

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定西市探索创新“非遗+扶贫”“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模式,陇西云阳板、岷县宝卷、岷县当归加工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元古堆村被列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近年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西市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自身定位,在全市形成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良好局面。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24 定西市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1 甘肃日报 c290266.html 1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新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