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第07版:综合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张举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让人口老龄化话题再次广为热议。面对未富先老、快速老龄化和超大规模老年人口的发展特征,能否解决好、回应好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既关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现,也关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稳步提升。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可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既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这一策略不仅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有益于缓解养老金、医疗与社会照料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更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一直未作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亟须调整完善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一是与人均预期寿命严重不匹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其中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有必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退休年龄进行适当调整。二是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7%,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三是不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幅在扩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部分地区和行业招工难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以甘肃为例,与2010年相比,七普数据中甘肃16—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4.9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22个百分点。四是不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新增劳动力中50.9%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7年,劳动者开始工作的年龄相应不断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自然就会缩短,导致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立足我国国情,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小步调整。即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改革前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一下子晚退休几年的情况,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于年轻一些的劳动者,延迟的月数会逐渐递增,但距离退休的时间较长,是10年产、20年后的事情,那时候的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都会发生很多变化,个人会有比较多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弹性实施。即改革不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也是改革的重要特点。客观地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分类推进。即改革不是“齐步走”,而是与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相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男职工60周岁,政策有所不同。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统筹兼顾。即改革不是“单兵突进”。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的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更大力度地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帮助其再就业;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以及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等等。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延迟退休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作者系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25 1 1 甘肃日报 c268794.html 1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