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第12版:艺术

【赏析】

随势赋形 神采丰润

——李维君的书法创作

杨载《东湖夏景》

文质相含济以学问 洁清自守造于高明

刘云鹏

艺术家的修养是在学习传统中形成的,书法艺术更是如此。书法入门和提高的唯一门径就是临习古人经典法帖,临帖的过程是“技”“道”并进的过程。

李维君在研习古人法帖的同时也在探索、思考自己的创作之路,他选择唐代书法作为创作的传统依靠,来塑造个人书风。

在用笔上,李维君特别注重中锋用笔,有意识强化点画内部的厚度和力度。唐代之后的书论中,虽然将中锋用笔作为重点来讨论,但在实际创作中出现了注重点画的两端描画,而忽视中锋行笔的厚度和力度。将注意力放在点画“两端”的描画,把点画“中截”部分一划而过形成“空怯”。唐人书法有“盛唐气象”,这与点画“中截”无“空怯”有极大关系。李维君用笔参以鲁公之法,劲爽而厚实,深得唐人中锋运行之理。

作为书法家不仅要用好中锋,还要用好侧锋,如果不能用好侧锋和笔锋藏露,点画无神采,就会“字如算子状”。“中锋”“侧锋藏露”两者不可偏废,中锋藏其气,侧锋纵其神。自宋代以后,受一些书论的影响,笔笔藏锋成为一些人评价书法是否有法度的标准。细观唐人墨迹,即使楷书也是中锋、侧锋并用,笔笔见锋,清人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说:“历观唐宋碑刻无不芒铩铦利,未有以秃颖为工者。”晋唐书法家将侧锋和笔锋藏露发挥到了极致,但不论侧锋还是笔锋藏露都是在书写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李维君在研习晋唐法帖时,悟出侧锋和笔锋藏露之要领,在发笔处藏露自然生发,极少有描画之笔,收笔或爽快,或含蓄,角度、方向、收放、阴阳因势而出,形态各异,时见神采。李维君用笔方圆并用,或方或圆,或寓方于圆,或寓圆于方,皆生于提按转折顿挫和行笔之间。观李维君的作品点画皆骨丰肉润,精神藏于笔内,神采出于笔锋,可静品细赏。

李维君在结体上以“正”为主,这也是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调整的结果。在结体上历来就有“正”“奇”之分、“正”“奇”之争。从留存下来的古代法帖来看也是如此,如帖派书法中以“正”为主,尚“奇”者如宋代米芾、苏轼,明末王铎、王了望、倪元璐诸家。魏碑楷书中有“正”之“平划宽结”,“奇”之“斜画紧结”两大类,而今人多求“奇”,字“正”者怕被认为“字如算子”。其实“正”“奇”本无高下之分,只是个人审美取向选择的结果。“正”“奇”本为一体,“正”中必然有“奇”,“奇”中必然有“正”,这是书法结字的要领。李维君结字尊唐人之法,以“正”为主,寓奇于正,偃仰顿挫,参差避让,随势赋形,生势焕采,笔法与字法相得益彰,故其作品品之有味、赏之有韵。

李维君在不断研习晋唐之法并转换到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时代审美,形成了自家风格;又以“对经典、对传统的敬畏之心;对时代、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对事业、对艺术的进取之心;对功名、对利禄的淡泊之心;对书之大道、艺之大德的忠诚之心”作为座右铭,我相信其书法之路必将宽广而久远。(本文书法作品为李维君创作)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20 ——李维君的书法创作 【赏析】 1 1 甘肃日报 c268080.html 1 随势赋形 神采丰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