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梅
走进绿意葱茏的井冈山,追忆一段峥嵘的红色历史。
穿过战火烽烟,那些远去的身影,那些革命先烈唱响的青春之歌,时时在脑际盘旋,挥之不去。
在前往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路途中,看到漫山遍野的翠竹,便想到曾经学过的课文《井冈翠竹》和《朱德的扁担》。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里,看到一个个状如闪电的竹钉时,枪林弹雨的画面扑面而来。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组建仅三个月的红军第三十一团一营仅两个连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之势与敌决战,他们在通往黄洋界的两条小道上布下了“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布满竹钉的壕沟”“石筑的射击掩体”五道防线,与国民党军四个团的兵力展开了多次殊死血战,黄洋界以少胜多的范例,灭了湘赣两省“会剿”敌军的威风,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以前说到翠竹,我们更多赋予它的是亭亭秀立、谦逊的内涵,而面对井冈山这独有的毛竹,唯有坚韧才与之匹配。
那是一种怎样的坚韧啊!是伍若兰面对屠刀时“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的凛然;是小井红军医院130多名重伤病员为了保守秘密,经受严刑拷打的宁死不屈;是浓缩在“三湾改编”“黄洋界的迫击炮”“八角楼的灯光”……这些红色故事背后的精髓,是井冈山斗争永不放弃的勇气。
“井冈山斗争时期,480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只有15744人留下姓名……”
伫立在井冈山烈士纪念馆的汉白玉无字碑前,面对无名烈士英灵,我心情跌宕起伏。
刘仁堪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审判台上,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呼“工农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的”,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个血字后壮烈牺牲。
年轻的共产党员陈毅安给妻子李志强早已有了“无字家书”之约。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在战场上牺牲了,会想尽一切办法通知家里的,以后你要是接到了我的空白信笺,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了人世,这就算我们的约定吧。”
面对这些,我不停地问,是什么让他们在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甚至饥寒交迫中,依然奋勇前行,置生死于度外?
通过情景式教学生动的演绎和几位红军后代朴素的讲述,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信仰,是共产党人心中不灭的信仰支撑着他们不畏艰辛和牺牲。坚信革命能够成功,坚信自己的奋斗有价值,坚信自己的死亡将成为走向胜利的基石——这就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视死如归的原因。
“青春是一首动人的歌!”如今,我时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而穿越时光,在井冈山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他们的青春是什么呢?
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的烈士肖像墙上,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和他们的年龄让人揪心。这些烈士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美好年华,他们用自己绚丽的青春,拉长了生命的宽度,点亮后来者努力奋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