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晓丽 胡蓉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多元文化融合的漫长进程中,元代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现象。这一时期,大批西域人从西域东迁至中原汉地,寓居大江南北,与汉人杂居,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宗教的文化交织碰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敦煌北区出土了大量创作于元大都的多语种文献,这些汉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婆罗谜文和藏文等敦煌文书及艺术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形成的重要见证。在元代,大量西域文人汇集元大都(今北京),进行佛经的翻译和刊印工作,这些文学和宗教作品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敦煌,并在河西一带广为传播,丝路沿线多元文化充分融合。在历史上,魏晋之后由西域东传到中原的佛教,蒙元时期又由元大都的西域人翻译、刊印并回传到西域地区,他们把汉文佛经翻译成回鹘文、蒙古文、藏文等多种文字,传播到敦煌、吐鲁番等地,这种佛教文化回流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形式。
元代佛经的翻译地点主要在元大都。“京师佛寺自来甲天下”,大都地区的佛教寺院在200所以上,是元代佛经翻译与刊印的主要场所,如万安寺、普庆寺、弘法寺、大护国仁王寺等都榜上有名。在这里,来自西域的高僧大德同时也是翻译家,他们把《华严经》《父母恩重经》等汉文佛经翻译成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和藏文等多种文字,刊印成册。还有生活于元大都的西域文人如迦鲁纳答思、巙巙、安藏、必兰纳识里、智泉、阿邻帖木儿等,也精通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多种语言,并直接领导、参与了佛经翻译的工作,形成了元大都的西域文人圈。敦煌出土文献显示,迦鲁纳答思在白塔寺、本雅失里在普庆寺、智泉在护国寺翻译佛经,元大都超越西北地区成为西域各族群文化的中心。
元代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学、美术、宗教等内容的作品大多来自元大都,京师与敦煌、吐鲁番地区联系紧密,可谓千里呼应。举其要者,安藏、必兰纳识里和智泉创作于元大都的诗歌被装订在一起收入《回鹘文佛教诗歌集》并流传于敦煌。现存大英博物馆的编号为0r8212(108)诗歌总集存诗948首,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回鹘文诗集,而且多处夹写汉字,皆是押首韵的四行诗或八行诗。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大部分精美的图画、佛经等印刷品也都来自元大都。孟速思是忽必烈近臣,家学深厚,在吐鲁番发现的“孟速思家族供养图”刻本刻有47人,右半部是“释迦说法图”,供养图推测于1260年左右在元大都制作完成,印刷后被搬运至其故乡吐鲁番。
元大都西域文人集团创作翻译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被带到敦煌、吐鲁番。官方颁赐物品给河西、西域的诸王大臣是中原与敦煌等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元大都和杭州等地刊刻的佛经著作也通过官方渠道流入河西。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从元大都出发到西北的官府使团、商贸团队、宗教僧团,他们将经典著作带到敦煌、吐鲁番地区。创作于元大都的《说心性经》,就是通过僧团巡礼从元大都带到敦煌的。此外还有游走四方的僧人、普通百姓和商旅等将文学艺术、宗教著作带到敦煌、吐鲁番,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文化的流动总是从中心流向次中心,从中可见元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
在元代,亚欧大陆畅通无阻,遍设驿站,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为便利。当时,全国共有驿站1400多处,即使交通不便、崎岖难行的西藏也有37所驿站。《元史》记载了当时的情形,“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元人王礼曾形容道:“适千里者,如在庭户,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官府文书能以每天400里的速度传递,使者、商贾、传教士、探险家来往如织。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用诗歌形象地展现了他南下北上的旅途,“归到江南才一月,短衣匹马又京尘”“年来南北几千里,却笑书生无远图”(《春日偶成二首》)。在西北,元朝在甘肃行省境内广设驿站,从河西走廊至天山北路的道路畅通无阻。1228年,蒙古帝国将领按竺迩受命镇守察合台的分地删丹州,开辟了从敦煌至嘉峪关的驿道,并直通察合台驻地。这条驿路出河西走廊后,先经敦煌至哈密,再到天山北路的阿力麻里、别十八里等地。元代,从哈密到吐鲁番(高昌),再经过库车到可失哈耳,这条线与河西走廊的驿路相连。由此可见,使臣、商旅、僧侣往返于元大都、杭州与敦煌乃至高昌之间,都是极其平常之事。
综上,敦煌出土的多语种文献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的活化石,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形成的重要见证,充分体现了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元代大量西域人东迁中原各地,他们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像中原汉族文人一样,兼具诗人、翻译家、官员等多重身份,形成了元大都的多元文化圈。他们的文化活动推动了元大都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元大都全国多元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元代星罗棋布、朝令夕至的交通网,也使得创作于元大都、杭州等地的文学、艺术、宗教作品能流传到敦煌、吐鲁番地区,促进了丝路沿线多元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态势的形成。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