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华 张建明
加强创新创造平台和载体的建设,大力构建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激活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主动谋划、多措并举,大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加强创新创造平台和载体的建设。要结合我省科研优势积极推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创新重点机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加快建设石油化工、新能源、中医药等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高地,形成区域性创新人才集群,发挥人才集群效应。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最具潜力的人才载体,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立由企业家、企业研究院院长领衔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体制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税收优惠和人才补贴,吸引顶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要建立项目与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模式,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有高层人才支撑、在行业内处领先水平的、对我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高端项目,发挥项目对高端人才的带动、吸附和培养作用,实现项目与人才有机对接。要积极构建支持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逐步进入甘肃创新投资领域。
大力构建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体系。要根据甘肃省确定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分类和分类评价机制,尊重创新人才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评价创新人才,更好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要建立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创新人才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给予人才更多创新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自主使用权,让人才的创新意愿得到尊重和保护、创新贡献充分得到价值实现。要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更加积极开放的岗位聘用政策和财税激励政策,扩大引才渠道和范围。要建立保护创新成果、保障人才心无旁骛创新的法治环境,为人才的坚持创新保驾护航。要树立“以人才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制度、简化服务流程,为人才提供精准定制服务,让创新人才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创新活动上。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城市环境、工作环境,推动人才生态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相互融合。各级政府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突出市场导向,落实各类用人主体的用人自主权。要依据市场规则、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完整创新链条。各类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发挥综合监督、信息流通、资源整合、社会服务等专业化作用,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便利。各类用人主体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从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向小而精的模式转变,打造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小环境。
激活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要积极研究青年人才的特点和需求,根据青年人才的成长规律,敢于给青年人才压担子、定目标,赋予青年人才更多创新权利和创新任务。要在团队建设、学科建设、项目申请、经费审批、创新自由方面增加普适性人才政策,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崭露头角的制度体系,让青年人才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要注意满足青年人才的生存、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住房、通勤、子女入托入学等后顾之忧,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专注创新,能够早出、多出创新成果。
作者分别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甘肃科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