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第07版:百花

【远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一路感恩

聂云枭 王 伟

老矿工张偏成的事迹早已传遍华亭矿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曾获得省级先进生产(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煤炭工业学大庆赶开滦群英大会。今年春节,我有幸见到了这位老劳模,他瘦高个子,嗓音浑厚,眼神坚定,精神矍铄,充满热情。短暂的访谈中,张偏成重拾往日的记忆……

1951年,张偏成出生于静宁县余湾乡羊路村。1970 年,华亭矿务局招工,18岁的张偏成成为华亭矿务局杨家沟煤矿的一名掘进工。

当时矿上的掘进方式原始简单,张偏成把拼命干活多打进尺作为感恩的最佳方式,上班总是第一个到达井下作业地点,下班总是最后一个升井,哪里活多、哪里活累就到哪里干,一个班下来,从里到外的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由于干活用心用力,很快就把打眼、装药、放炮、砍棚子、攉岩石等掘进技能学得有模有样,不到一年,被推选为掘进二班班长。那时,矿区内赶产量、赶进尺、赶进度等各类大会战此起彼伏。一个班定额任务是1.5米,张偏成所带的班每班都能达到1.7米到1.8米,全年完成600余米岩巷掘进任务,超额完成82米,创下了当时华亭矿区的掘进纪录。数十年来,他所带的班屡次刷新掘进纪录,也成为华亭矿区掘进标杆班。1975年7月1日,张偏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7年2月,被推荐参加甘肃省第二次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

1978年是张偏成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被推选为甘肃省工业学大庆会议代表,同时被授予“甘肃省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78年1月29 日,全国煤炭工业学大庆赶开滦群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张偏成作为华亭矿区的唯一代表赴京参会,并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回忆起这些,张偏成显得有些激动,他忘不了北京开会的15个日日夜夜,更忘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真的没白干。“那时候真是拼命地干活。人最基本的是要有感恩之心,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这个农村娃端上了铁饭碗,是党的培养让我得到做梦都想不到的荣誉,咱干活就不能惜力,掘进进尺不能落在人后面!”张偏成动情地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煤炭市场一度疲软,有的人调离了煤矿,有的人卷起铺盖到外面的世界闯荡。而张偏成怀着对煤矿的依恋之情,继续坚守着,奋斗着。由于人手紧缺,他早早拿上洋镐、钻头、发爆器等工具,一个人提前下井,等其他工友来到掘进窝头,他已经打好了眼,装上了火药,只待放炮掘进,这样为完成当班任务节省了不少时间,有时还要加班扩帮、攉岩石。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几乎每个月都要上四十个班。同时他也耐心劝说大家不要灰心,煤炭事业一定会好起来。

2002年,张偏成所在的华亭矿务局杨家沟煤矿合并到华亭煤业集团,杨家沟煤矿技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的二次创业,矿井实现采煤自动化、支护锚网化、通讯信息化,安全有了保障,产量大幅提升,职工工资翻倍。购买商品房、小轿车已成为当时矿区职工的新追求,而在煤矿工作了36年的张偏成已到了退休年龄。

退休后的张偏成回到了羊路村。那时,县里倡议农民通过种植苹果增收致富。政府免费的树苗肥料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张偏成第一个响应,把自家的4亩农田全部栽植为苹果树。如何种好苹果,不仅辛苦,更要有学问,年近60岁的他又要从头开始。但他不怕辛苦,也乐于学习,县乡村举办的培训班,他都积极参加,问得多,记得也多。冬季剪枝,春季疏花、施肥、除草、套袋取袋,在大量体力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张偏成熟练掌握了全套技术,4亩苹果园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井井有条,他种植的苹果个大、色艳、口感脆甜,很受客商欢迎,往往还没有采摘,就被全部订购,一年下来,收入不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们又以他为榜样学习如何管理果园,如何种出好苹果,而他也从不吝啬,倾囊相授,在别人家果园里,时常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羊路村的土地已经全部发展成苹果产业,所有农户依靠种苹果翻了身,有的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有的买上了小轿车,有的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全部摘掉了穷帽子,日子过得像苹果一样甘甜。“政府为我们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又帮助我们销售苹果,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我们要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种出更好的苹果,不负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

现在的张偏成,每年春节就来到华亭矿区和子承父业的儿子一家团聚,当听到穿着西服“坐在地面采煤”的梦想将在他儿子这代煤矿人手中实现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尽管国家已连续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靠退休金他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儿女们也都反对他种苹果,但他不愿闲着,他说,只有看到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和一棵棵树上结出饱满的苹果,他才觉得有精神。

2021-05-06 【远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1 1 甘肃日报 c248784.html 1 一路感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