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4月29日
第04版:红船领航 初心不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平凉篇

平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开启新征程

​——奋力谱写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时代篇章报道之三

静宁县培育的成纪1号苹果。

平凉市建成多个电商服务网点,促销苹果。

苹果成为平凉农民致富增收支柱产业。

平凉大力推广苹果标准化示范园。 本版图片由平凉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周丹波 田丽媛 朱宇鲲 东知布

谷雨时节,平凉大地漫山遍野的果园里,苹果树花开正繁,一朵朵白里透粉,馥郁芬芳,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

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凉苹果实现了由零星栽植到规模建园,由粗放式务作到标准化生产,由区域示范到全域覆盖,由农户自产自销到标杆品牌引领的转变和迭代。

从最初孩子们嘴中的“解馋果”到“脱贫果”“致富果”,平凉市打造的苹果产业成为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

推广 种植 收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平凉市把苹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驱车行驶在庄浪县西南部山区的通村公路上,层层叠叠的梯田,成行成带的果树,蒙蒙春雨中,枝叶愈发青翠。

见到庄浪县朱店镇郑山村村民吴飞时,他正在新植的苹果园里培土、除草。“去年5亩进入盛果期的果园毛收入10万元。”提及果树收入,吴飞打开了话匣子。

10年前,吴飞家的8亩梯田地里种植着小麦、洋芋等传统作物,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钱。“后来种了苹果树,收入是过去的十几倍呢!”尝到果树甜头的吴飞今年一口气流转了10亩撂荒地,全部栽上县里免费提供的新品种苹果树苗。

“你看,眼前这一片梯田地都种上了苹果树。”顺着吴飞手指的方向望去,老园子、新园子里的苹果树长势正好。依靠果园收入,吴飞这几年在县城买了一套楼房,还买了一辆越野车,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从10年前的“镇里要农民种苹果树”,到如今的“农民自己要种苹果树”,得益于苹果产业带给农民的可观收入。

为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平凉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编制平凉市现代果业发展总体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针对不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集中连片规划,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锲而不舍扩规模、建基地、调结构、促转型。

“借助今年春季实施的果树经济林建设项目,为17个乡镇的果农免费提供‘烟富3号’‘烟富6号’‘烟富8号’‘惠民短枝’等新品种树苗160万株。”庄浪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柳志峰说,免费提供适合本土生长的优质苗木,就是为了帮助农民把好苹果树苗的品种关,鼓励有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平凉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发展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自然条件,经历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规模扩张、新世纪以来的扩量提质和2010年以来的深度开发四个发展阶段,已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如今,平凉市成功打造出西部葫芦河流域苹果优势产区和东部泾河流域苹果优势产区两个苹果优势产业集群。至2020年底,全市苹果栽植面积197.12万亩,年产量210万吨、产值95亿元以上,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超过6000元,扶持帮助7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科技 转型 升级

为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凉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质量标准体系。

作为苹果产业发展的后起县,灵台县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引进高科技、转型升级才能打造出优质果品。

走进灵台县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矮砧密植苹果基地,工人们驾驶着一台台作业平台车在一排排果树间修剪枝条。恒温库外,工人们正忙着将苹果套袋、分拣、装箱。

“这些是‘瑞雪’‘瑞阳’新品种,主要销往北上广等高端消费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灵台县果业办副主任张勇介绍,县里把发展矮化密植栽培作为果园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广“矮砧大苗、立架密植、水肥一体、生态有机”现代果业栽培技术,通过矮化砧木、宽行密植、立架栽培、纺锤树形及机械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操作,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效益。县里成立果业发展专家团,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不断进行新品研发、新技术指导应用,目前全县“瑞雪”“瑞阳”新品种苹果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平凉市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推广应用为抓手,以扩量提质创牌增效为核心,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制定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广肥水耦合、单果管理、节水滴灌、机械化应用等新技术,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引进烟富6号、蜜脆等名优品种49个,选育出“静宁1号”“成纪1号”2个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

“我们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组建了果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团队,为周边群众免费提供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果品销售、市场开拓等技术服务。”灵台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斌说,从2017年开始,公司就建立了灵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劳动力培训就业实训基地,每年培训果农500多人次,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就地输转,与127名劳动力签订劳务用工协议,人均实现年务工收入1万多元。

通过大力推广果园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平凉市矮化密植和乔化短枝果园分别达到6.2万亩和25.5万亩。灵台县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第二家、全省首家国家级矮砧密植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

至目前,平凉市已建成平凉海升、静宁苹果等大型苗木繁育基地4500多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60万亩,创建国家级标准园4个、省级标准园43个,认证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12.83万亩、出口创汇基地26.47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化生产基地3.22万亩,优果率达到72%。

高端 品牌 出口

“十三五”以来,平凉市倾全市之力打造“静宁苹果”高端引领、行业标准形象,坚持走出了一条以“静宁苹果”为代表的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现代苹果产业发展路子。

走进静宁县德美地缘冷链物流产业园,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招人喜爱,一阵阵浓郁的果香沁人心脾,现代化的苹果分选生产线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生产线的末端,工人吴引霞将最优质的苹果打包、装箱。装9个苹果的礼盒卖288元?种了半辈子苹果的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村民吴引霞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苹果能卖到30多元。

“这个分拣车间有9600平方米,引进由法国迈夫公司生产的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苹果分选系统。”德美地缘冷链物流产业园车间主任孙少飞介绍说,这套系统不仅可以检测果面着色情况、外表瑕疵、是否有碰伤、果形端正程度等,还可以检测每个苹果的糖度、酸甜比、霉心病等,按统一的不同标准分选出客户需要的苹果,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

近年来,为聚力打造“静宁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平凉市鼓励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注册苹果商标105个,并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成功举办全国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研讨会和“苹果红牛旅游”走进津京系列推介活动,坚持每年举办“平凉苹果博览会”,组团参加亚果会、中国果业品牌大会等国家级果品展会,“平凉苹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7张国家级名片,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58.95亿元。

“咱们的苹果种植在没有重工业污染的大山里,是国家认定的黄土高原优质苹果最佳栽植区……”在静宁县德美地缘冷链物流产业园电商区,正在直播带货的张晓龙告诉记者,目前直播粉丝量达14820人,每天销量200单左右,销售额达1.2万元。

从传统消费市场到电商平台销售,平凉市通过大力推行“互联网+果业”模式,先后建成新阳光等电商销售平台275家,在国内大中城市均建立了果品批发、电子交易和期货市场,设立了直销窗店和农超专柜。培育出口外贸企业14家,苹果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年出口创汇超过3000万美元,居我省前列。

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小苹果”在平凉市变成了“大产业”,铺就了贫困乡村致富路,鼓足了农民群众“钱袋子”,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04-29 ​——奋力谱写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时代篇章报道之三 1 1 甘肃日报 c248221.html 1 平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开启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