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4月28日
第09版:教育观察

【红船领航 初心不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甘肃教育成就巡礼】

内涵建设结硕果 特色育人谱新篇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特色发展办学纪实

李高强

近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修内涵、创双高,抓质量、稳就业,强服务、作贡献,开创了学院省级“双高计划”院校建设的新局面。今年3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围甘肃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拟建设单位(A档),成为我省“双高计划”首批入围院校。

陇原名校 底蕴深厚

悠久的历史,是实现双高院校的基石。

今天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在省内较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兰州师范学校、具有60余年办学积淀的兰州教育学院成立的。百年弦歌不辍,百年薪火相传。学院自建校至今,历经多年的创新发展,经过兰职人不辱使命、发奋图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建设,使学院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了华丽的蝶变,成为一颗璀璨的职业教育明珠,闪烁在美丽的陇原大地。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462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11个院系、3个教学部。在校学生1.2万余人,教职工74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08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61人,其中教授38人。

多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实验校、甘肃省优质高职院校、首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甘肃省创新创业工作示范校、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前教育和文化产业省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党建引领 育人为本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学院党委书记寇桂杰表示,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将党的建设总要求与学院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党对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组织定期研究域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全面开展各级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促进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牢牢把握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以党建促校企合作、以党建引领专业群建设、以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以党建引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党建平台建设,开创党建统领事业发展新局面。将党的理论优势转化为思想教育的引领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员力,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管控力,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服务师生的执行力,构建立体化“三全育人”体系,整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校内培育与校外涵育四个一体化进程。

特色立校 创新驱动

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

近年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我省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大发展制高点和十大生态产业,围绕“产业链+专业链+人才培养链”开展专业群建设。所有专业对接产业链集群发展,最终形成以汽车技术和经济管理专业群为前沿、信息技术和健康护理专业群为中坚、学前教育和数控技术专业群为核心、现代服务和文化传媒专业群为两翼,面向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专科、本科层级,涵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形成规模稳定、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整体布局。

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打造2个省级、6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了层级化专业群布局。通过着力打造以数控技术、学前教育为龙头的数控技术专业群和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依托国家级骨干专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建立国内一流水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和国际化办学能力,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让兰职院专业建设硕果累累。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有5人获全国优胜奖,1人荣获全省唯一一个西部技能之星称号;同时,木工三项有3人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开展社会培训考核,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退役军官岗前适应、退役士兵实用技能、网络安全进校园、非遗传承、省外师资水平提升等方面开展培训2万余人。为培黎职业学院专业援建项目培训200人。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贤钧说,学院力争到2023年建立起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进一步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内涵发展 深化改革

内涵建设是实现“双高”创新发展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学校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推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院师资培训体系,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研修访学。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薪酬标准,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师职业标准和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分类评价标准。实施“陇原工匠”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绝活、善育人的“双师型”教师。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专业型、技能型”师资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青年教师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大师名师培养工程”四大工程;提升教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专业核心技术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企业技术服务能力”四大能力,为教师队伍良性发展赋能。

同时,学院深入推进课堂变革与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广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围绕契合省域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及民生需求的专业,建设3至5个省级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1至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规范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机制,培育2至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制定学院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规划,支持院系部校企联合编写一批具有区域特色、行业适用、产业需要的新型教材。完善校级教材评审制度,落实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更新调整机制。

此外,学院不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制定学校“1+X证书”制度实施方案和“1+X证书”教学标准,认真做好“1+X证书”国家试点,校企联合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推进“培训包+核心素养通用技能+岗位技能”教学改革,推动学院专业群课程模块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对接,实现“课证”融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学院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学院的办学模式,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双高”院校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将教育链与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和全参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社会服务能力强、贡献力高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展现“魅力兰职”。逐步形成“立足兰州、服务产业、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校企合作特色。多元融合先行先试,探索丰富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化合作。依托校企、校行构筑“品德修养、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四位一体的兰职现代学徒育人体系,探索“四位一体”“德技并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路径。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

与此同时,学院依托兰州战役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等红色旅游资源,建成省级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围绕陇中职业教育集群建设,重点加强现代制造、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积极接收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赴兰职院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服务省内相关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和建设。

面向未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牢牢把握我省打造“技能甘肃”这一机遇,以“双高”院校建设为契机,继续遵循“学生为本、能力为重、深化内涵、创新驱动、错位发展”的办学理念,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使命,把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重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续写兰职华章。

2021-04-28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特色发展办学纪实 【红船领航 初心不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甘肃教育成就巡礼】 1 1 甘肃日报 c248018.html 1 内涵建设结硕果 特色育人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