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雄
泉沟名副其实,既有泉,又有沟;泉、沟和谐相处,融为一体,遂成泉沟。
其实,泉眼并不大,就一鸭蛋大小。流水从沙砾中渗出。泉水清冽,就像婴儿的眼睛,通透明亮,泛着光泽,一眼能看穿水底。
泉沟位于金昌市金川区的北部,龙首山脚下,距离市区30公里,最低海拔1472米,最高海拔1901米,落差较大。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向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戈壁,泉沟流域却是一块洼地,由于有水,便成为动植物的乐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土质疏松,许多地方遭遇风雨侵蚀,山体破败,巨大的坚硬岩石被大自然雕刻出各种奇异的形状,长久竦峙。有的像大象柔软的鼻子,伸出去触摸天边的彩云;有的像狼牙,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人望而生畏;有的像鹞子钩曲状的喙,刚硬、锋利,吓得鸟群们吱哇乱叫;有的像米开朗基罗的人物雕像,深眼窝、低颧骨、高鼻子、薄嘴唇,还有卷曲的毛发;有的像美丽的华盖,静等新娘梳妆打扮、披上嫁衣……只要你想象力足够丰富,这儿的物象绝对能满足你想象的空间。
你不得不承认大自然才是最高明的雕刻家,是自然天成的艺术大师。这位艺术家会根据环境、气候、色彩、美学的特点,表达出大自然对人类和世界的认知,雕刻出人间最美的艺术品,气魄宏大,具有一种雄浑的英雄主义。
泉沟的山体呈红褐色,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特征。面积虽然不大,颜色深浅不一,但最红处不逊于张掖的丹霞地貌,红彤彤一片,在以灰白色为主基调的荒原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西北偏北有一种说法,说是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要艰难。这儿的艰难指的是缺水缺土。金昌市区的土地大多以沙砾为主,而种树需要黄土。树坑挖好了,就从很远的地方用车运来黄土,种树的费用成倍增加。泉沟这儿却有黄土,尽管面积不大,但土质松软肥沃,泉水一过,足够植物生长所需。这在茫茫戈壁实属难得一见。不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漫漫荒漠的包围中,如何形成这么一块黄土,没有被风沙砾石掩埋,反而成了树木花草的乐园,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令人赞叹。
其实,整个泉沟流域面积并不大,东西走向大约四五公里,南北走向两三公里。因为有泉,这个流域植被繁茂,生长着沙枣树、白杨树、槐树,还有野枸杞、芨芨草、白刺、蓬草、冰草、骆驼草。跟市区以及城郊的沙枣树相比,这儿的沙枣树树冠高大、粗壮,野性十足,造型独特,根据风向和沙尘的走向,树冠毫无节制地向四处延伸,枝条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夏秋季节对抗着高温、干旱,冬春季节对抗着严寒和狂风。据专业人员介绍,此处最大的沙枣树树龄至少在七八十年以上。用纳兰性德在《金山赋》中的诗句“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来形容泉沟的沙枣树一点也不为过。人们来到此地,惊叹于沙枣树的高大、独特,都要抱着屈曲盘旋的虬枝,拍照留念。之后,俯下身,捡拾树下红白相间的沙枣。拭去表皮的灰尘,发现沙枣又大又亮又瓷实,丢一颗到嘴里,一嚼,满嘴生香。
泉沟,又被当地人称为“秘境”。远处山顶上巍然矗立的烽火台除了增添神秘色彩,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泉沟悠久的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是首先有了泉,才会有了牧场。而且当年由于水位低,水源充沛,泉水肯定要比现在大很多,水草丰茂,沼泽遍地。随行的朋友说,他爷爷小时候就在这儿放过骆驼,他爷爷的爷爷也在此地放过牧。
2019年7月,一面来自泉沟的植物叶痕化石落地金川区博物馆。这面高约3米、宽约2米、厚约50厘米的叶痕化石上有清晰的树叶印痕,是反映当时金川域内古气候、古生态的典型物证,距今约有0.5—2.6万年。它是由于当时泉沟地区植物叶片飘落沼泽地带,富含碳酸钙的泉水下泄覆盖后钙化形成的。这从科学的角度确证了泉沟遥远的历史。
令人欣喜的是,泉沟这片景色优美的原生态区域,保留了大自然馈赠的最原始自然的面貌,记录着金川大地自然环境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