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作为支农主力军,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业责无旁贷,也是难得的机遇。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的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找准结合点寻求突破,总结推广有效做法,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服务体系
适应乡村振兴需求
目前,我省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尚未建立,农村金融供给与农业农村生产模式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尽匹配。要满足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就必须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堵点,畅通信贷资金输向乡村的渠道。
继续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近年来,我省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高,为促进“三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覆盖面和服务层次上,我省农村金融发展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深化改革、防控风险,促进农村金融适度竞争。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券商和期货公司共同构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我省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的改革,大力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适度竞争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创新服务模式
发挥中小银行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离不开资金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通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支持“三农”、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金融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中小银行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中小银行的地缘、人缘优势,完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将有效化解我省农村市场主体融资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对中小银行来说,丰富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是为“三农”经济引入金融活水的重要手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小银行要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需要,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打造中小银行特色业务和“拳头”产品。
发展金融科技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随着脱贫攻坚如期收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省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加速,涉农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长。但从整体来看,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当务之急,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新技术,打造“金融+科技”的农村金融业态。深入挖掘我省农村金融科技建设的重点问题,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科技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
打造“金融+科技”的良好业态,可以有效消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金融如水,理应滋润实业、浇灌经济。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是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题中之义。用好金融科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才能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使农村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