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愈发频繁,这是否会增加疫情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等有关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确实会增加风险。为此,国家已经部署了各项措施,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防输入,坚持人物同防,减少境外的人或物将病毒带入;二是防感染,境外感染人员入境后,进入封闭管理,以免造成本地传播,此外,对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的措施,也是防止疫情感染的策略之一;三是防扩散,对高风险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以便在患者就诊的第一时间能够发现并控制疫情。“这三道防线,能保证社会层面基本没有失控的新冠感染者,不会出现疫情大面积流行的情况,最大限度避免冬春季疫情反弹。”
吴尊友建议,即将到来的春节,公众应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对于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建议出行。如果准备跨地区出行,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了解出行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如是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缓出行。再就是要减少旅途风险,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数,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此外,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50人以上活动应制订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家庭私人聚会人数建议控制在10人以下。
“疫苗的应用,特别是让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疫苗,为我们防控冬春季疫情反弹,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吴尊友说,对个人而言,从接种疫苗到产生保护效果,需要一段时间,对于社会群体而言,让足够比例的人接种上疫苗,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防止今冬明春的疫情反弹,不能把宝全押在疫苗上,现有的各项防控策略和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确定了“两步走”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但部分公众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仍有疑虑。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接种其他任何灭活疫苗类似,接种新冠疫苗后,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等,少数人会出现发热、乏力等,“这种情况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恢复。根据目前掌握的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没有严重异常反应情况发生”。
接种了其他疫苗,比如HPV疫苗者,可否同时接种新冠疫苗?王华庆表示,根据既往经验,灭活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由于目前缺乏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研究,因此,建议在技术指南等文件明确之前,尽量分开接种。
王华庆提醒,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严重过敏者属于接种禁忌对象,发热、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属于缓种对象,“接种时必须严格遵守疫苗说明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