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第09版:收藏

最早的甘肃题材邮票

《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

《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邮票

高羔

甘肃历史悠久,地域广袤,独特的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成为重要的邮票选材地之一,方寸之间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927年5月,由北京大学、地质调查所、中央气象台、古物陈列所等单位知名学者徐炳昶、袁复礼以及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等合作成立了“西北科学考查团”。对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的古代文化遗产进行考查、发掘、整理、研究。

其中“西北科学考查团”在甘肃和内蒙古境内的额济纳河两岸和黑城东南的汉代边塞遗址里,发现一万枚左右汉简。这次发现汉简的地点,在北部的属汉代张掖郡居延都尉辖区,在南部的属张掖郡肩水都尉辖区,但是习惯上把这两个地区出土的汉简统称为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直接、生动地记录了大约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当地军民在军事、法律、教育、经济、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活动情形,为研究汉代西北屯垦戍边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932年因该考查团经费发生困难,遂报请当时的交通部发行邮票一套,以售票之款接济考查团。此套邮票共四枚,面值分别为1分、4分、5分、1角。

《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是采用故宫所藏元代无名氏绘画的《平沙卓歇》图作为主图案,不同的面值分别以橘黄、草绿、浅玫瑰紫、深蓝色为区别。《平沙卓歇》图又称沙原散牧图,其中 “卓”即卓午,“卓歇”就是中午支起帐篷,铺好毡毯休息的意思。画面为北方契丹骑士于大漠中生活的情景,以驼队为伍的契丹族骑士,经大漠跋涉劳顿来到这水草丰茂之处,远处背景画恰如一派塞外荒漠寥廓的风光。当时仅发行2.4万套,存世量较少,因此留传至今更为少见。但它却是第一次以邮票的形式触及甘肃,同时也是甘肃第一次通过邮票让世人得以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9月1日发行了特6《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一套4枚。4枚邮票分别为4-1“狩猎·魏”、4-2“供养人·唐”、4-3“飞天·隋”、4-4“乘虎天人·唐”。

在我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一片树叶形的绿洲中,历史悠久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雕琢在那里的砾岩峭壁上,大小洞龛密如蜂巢。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假如把窟内所有壁画连接起来,可组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巨大画廊,在内容丰富的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像、神怪、动物、山水画、建筑画以及装饰图案等。在历时长久的画卷上,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从效仿西域式样到逐渐汉化,从颜面体态到服饰装束,都又复归汉民族的鲜明特色。它不仅展示了十个朝代壁画艺术发展的脉络,而且蕴含着历史、风情、民俗、神话、山川、建筑等十分丰富的形象资料。

这套邮票选取的几个图案,均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生活气息极其浓厚,表现手法也很细腻、逼真。其中“供养人”作者极其巧妙地利用了画笔的轻重徐疾,把供养人的性格、年龄及其身份都细致、生动地刻画出来,甚至连人物的衣褶等都表现无遗。“乘虎天人”则表现出了一种民间信仰,画面风格显得空灵、洒脱。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这也是我国发行最早的世界遗产项目题材成套邮票。

2020-11-17 1 1 甘肃日报 c220800.html 1 最早的甘肃题材邮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