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第07版:评论

【陇上评论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

孙朝武

抓落实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通过研究和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工作的导向。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过程。因此,抓落实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通过研究和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首先,要顺时应势,正确认识问题。俗话说,“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直面问题、正确看待问题。讳疾忌医,往往会使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个别问题漫延成普遍性问题,容易解决的问题演变成老大难问题。

对景挂画客观看。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工作的推进、事业的发展,总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破解。面对问题和困难,必须端正态度、积极正视,既不能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小问题说成没问题,也不能畏难退缩、灰心丧气,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通盘考虑全面看。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往往还具有多变性。如果看问题只观一隅、只察一面,就可能一叶障目、盲人摸象,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工作中,很多问题从表象看是点上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实际上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由点及面、整体把握,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否则,仅仅就事论事、就点抓点,难免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知机识变发展看。“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实践在不断发展,问题在不断变化。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考虑到这种发展。要从好中看到忧,越是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反思不足,不能盲目乐观、沾沾自喜。要从危中把握机,坚持辩证地分析形势、辩证地对待困难,因势而谋、迎难而上,找到化危为机的对策,取得转危为机的成效。

其次,要寻幽入微,精准发现问题。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一经发现,就具备了探索问题答案的条件。现实世界的问题错综复杂、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发扬“啄木鸟”精神,练就发现问题的“强喙利目”,凿开表象,深挖病灶,把问题找到找准、找全找实。

对标政策文件找问题。政策文件是抓落实的标尺,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不学文件、不懂政策造成的。要对照政策文件,逐条逐项检视分析存在的问题,既查找工作任务、工作进度方面的问题,又查找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既查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又查找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既查找政策落实“挂空挡”的问题,又查找突破界限“乱作为”的问题。

对标群众期盼找问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效果好不好,归根结底是群众说了算。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脚步“向下走”,眼睛“向下看”,深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运用入户访谈、蹲点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方法,“下深水、抓活鱼”,认真听取群众真实反映自己的所思、所忧、所怨、所盼。

对标先进典型找问题。“见贤思齐,仰圭璋而有地。”先进典型是可学可比的榜样,是对标找差的参照。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思想状态、理念思路、办法手段、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逐项反思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是什么,继而补齐短板、破解难题。

最后,要见底见效,务实解决问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强化求解思维,在“实”“准”“硬”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解决问题,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思想要实。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要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要树立实干实效的导向,把矛盾有没有化解、工作有没有提升、现状有没有改变,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解难题、抓落实上。

措施要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更是千差万别,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现状、性质、特点、成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科学判断趋势、抓住主要矛盾。

作风要硬。作风过硬,工作才能过硬。要敢啃“硬骨头”,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到成效不罢休。要敢打“攻坚战”,对长期形成的“硬土”、短期看不到效果的“冷灶”,要持续攻坚、跟踪问效。要敢趟“深水区”,既解决问题又挖掉病根,既完善措施又建章立制,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2020-09-18 【陇上评论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1 1 甘肃日报 c212068.html 1 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