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版)
精准施策拔穷根
“我家获得产业扶持资金1.5万元,用来买了牛;儿子通过培训,成为一名房屋装修工;儿媳妇是村里的保洁员,也有工资。我家还在附近龙头企业有入股分红,真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如今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合作市佐盖曼玛镇南木娄村村民吉换掰着指头给记者算着“致富账”。
吉换家有9口人,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佐盖曼玛镇根据吉换家的实际情况,找准脱贫对策,通过购牛补助、技术培训、提供乡村公益性岗位、产业扶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帮助其发展。吉换一家不等不靠,勤劳致富,2014年年底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
精准扶贫,重在找准“病根”,开对“药方”。近年来,合作市持续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绣花式”扶贫,将脱贫攻坚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基层。
疾病是贫困人口脱贫最大的“拦路虎”之一。一直以来,合作市将健康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省内异地住院城乡居民实现“一站式”结报,贫困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惠。
不让一个贫困户因病返贫,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合作市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拔穷根”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积极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着力在控辍保学上精准发力,做细做实“一生一案”,所有失辍学生全部劝返。
……
近年来,合作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因村因户施策,着力补齐短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产业兴旺促振兴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在合作市卡加曼乡香拉村,致富带头人石磊一直在香拉花海工程上忙碌着。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我们的项目耽误了一段时间,现在正在加紧施工,准备打造藏式特色,集花海、农事体验、藏式风情民俗、康养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石磊说。
2018年年初,石磊与卡加曼乡香拉村签订了帮扶协议,组织当地群众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组建了合作市香拉梅朵旅游公司及绿丰源高原花卉旅游合作社。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公司及合作社业务逐步向好,群众收入稳步上涨。
像石磊这样积极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同奔致富路的例子,在合作市还有很多。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群众思想观念、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合作市特色产业规模小、档次低、产业链短,龙头、支柱企业稀缺。为此,合作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三变”改革等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目前,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100%覆盖贫困村,富民产业培育中优先倾斜贫困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到户扶持率达100%,农牧村“三变”改革中优先聚焦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攻坚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奋斗收获了回报。2018年9月,合作市干部群众交上了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作为全省首批6个脱贫县之一,合作市宣布脱贫摘帽。如今的羚城合作,万象更新,大美草原的儿女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气魄,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