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12日
第02版:要闻

瓜州:小草做成大产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孙海峰

六月的瓜州,大地葱茏,草长莺飞,正是优质苜蓿草收获的最佳时间。在瓜州县河东镇双泉村三组村民张广成家的苜蓿地里,一辆大型收割机正在穿梭其间收割,张广成忙着把打包好的苜蓿运到指定的收购点。

种草能卖钱?这在两年前是张广成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他家的103亩地,光苜蓿就种了90亩,原本不起眼的“小草”成了张广成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以前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一亩地纯收入也就500元,现在种植优质紫花苜蓿,一年可以采收三茬,水、肥、人工等费用比种粮食少很多,总体下来,一亩紫花苜蓿比以前种小麦、玉米能多收入将近1000元。”张广成掰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

“我今年养了22头基础母牛,种了30亩苜蓿,前段时间卖了17头小牛犊,平均每头牛的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比之前单纯种小麦、甘草能多收8万多元,除了留给自家的牛当饲料,多余的还能卖掉,这又是一笔收入。种草养牛确实是个增收致富的‘牛’产业。”河东镇六道沟村村民夏国芳说。

今年以来,河东镇采取牧草“订单农业”、形成“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做足草业大文章。真正把“小草”做成了“大产业”。

“我种了140亩苜蓿,现在正是苜蓿收割季节,镇上给我们联系了福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来镇上收购,价格也比较好,苜蓿交到公司后,就拿到了现金。”瓜州县河东镇六道沟村九组村民王永兴说。

王永兴说的瓜州县福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河东镇一家专门从事牧草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的牧草企业,每年与农户签订种植销售订单,提供原种及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让农户种植零风险。

“公司通过签订订单合同,让农户吃了定心丸。在种植过程中,公司通过种植技术跟踪服务保证质量,全程一条龙严格指导农户收割、打捆、晾晒、交售等。”瓜州县福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冲国俊说。

今年以来,河东镇按照“生态优先、立草为业、以草带畜、草畜一体、循环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截至目前,全镇优质肉牛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了1500余头,养殖农户达到400户,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5万多亩,优质苜蓿留床面积1万亩,形成种、养、加产业闭环。

2020-07-12 1 1 甘肃日报 c199813.html 1 瓜州:小草做成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