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第04版:打赢攻坚战 携手奔小康 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特别报道

真情实意 真金白银 真抓实干

——福州与定西开展扶贫协作成效扫描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覃作权 林洪相

2020年5月15日,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相隔2000多公里的福州与定西以视频对接的形式,进行了一次“会面”,沟通对口扶贫协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下一步工作。同时,双方还在网上签订7项产业合作协议,福州与定西8个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远程捐资捐物1919.6万元……

福州与定西开展扶贫协作3年多来,精准聚焦解决定西贫困地区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探索实施了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模式,双方对接财政资金6亿多元,共同推动实施413个项目,辐射带动定西30多万人增收,帮助4.8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为攻克最后贫困堡垒、打赢定西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

扶贫车间“产出”幸福生活

去年下半年,从浙江杭州回到家乡定西上班的何世壮,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他说,是扶贫车间带给他稳稳的幸福。

何世壮是定西市临洮县峡口镇峡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他去杭州打工,妻子则留在老家照顾女儿,工作和家庭无法兼顾。去年7月,得知福州榕发服装智造有限公司把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后,他辞去杭州的工作,夫妻俩一起到扶贫车间上班。由于技术熟练,何世壮当上了车工组长,月工资4000多元。妻子当普工,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

何世壮说,扶贫车间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仅在家门口就有事做,还能一边照顾家庭,一边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这就是稳稳的幸福。

产业扶贫是扶贫协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在定西,福州对口帮扶的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

福定产业园内,由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引进、总投资2.1亿元的恒鑫岩棉新材料项目于去年底投产;

在临洮县城,由福州市国资委牵头、11家市属国企组建、投资3000万元的甘肃聚春园福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正式揭牌后,马上开发生产销售百合、马铃薯等特色农副产品;

在去年9月举行的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8家参与扶贫协作企业获颁营业执照,福州5家企业与定西市政府及相关县(区)、企业签订协作协议,项目总投资9000多万元,涉及蔬菜保鲜加工生产、“西菜东调”销售运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带动上千贫困户实现脱贫。

这是福州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市引导17家企业到定西投资,实际投资额2.245亿元。2019年以来,福州市又引进25家企业在定西落地,已建设扶贫车间89个,带动1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

生态扶贫

“福州林”扎下“致富根”

今年57岁的李峰是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岔村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峰一年忙到头,只能维持一家5口的温饱。2017年初,他家的山地被列入福州帮扶定西建设生态林用地,种上了油松、云杉等树木。2019年,他不但获得2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还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每年工资收入8000元。2019年,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李峰说,“福州林”真是“致富林”和“有福之林”,它不仅让这山头更绿、空气更好,也让他的收入更高,全家人生活更好了。

3年来,福州市累计投入生态帮扶资金4459万元,帮扶定西建设生态林(福州林)超过1.1万亩、种植树木150万株,带动当地7000多人脱贫。两市还共同编制并实施《福州·定西东西部协作生态扶贫规划(2018-2020年)》,打造“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示范、科研”六位一体的万亩生态林。目前,“福州林”建设已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270人参加务工,直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170多万元。

消费扶贫

定西特产登上“福州餐桌”

李彦龙家住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红岘村高咀社,一家6口人,种植8亩地。2018年,经福州和定西两地干部牵线搭桥,他与福州定有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了销售渠道,种植的当归、黄芪等中药材不愁卖了。于是,他又租种了5亩地,为定有福公司供应药材。

福州定有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勉海介绍,目前,定西市共有100多名贫困户与公司直接建立销售渠道,仅去年初至9月就收购农特产品总价值200多万元。为了帮助定西贫困群众更大范围地销售优质农特产品,去年,该公司开设的定西农特馆覆盖了福州市各县(市)区、东部办公区和部分市直单位食堂。

李彦龙说,现在不用担心药材卖不出去,价格也有了保障。“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再到邻村收购一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这些中药材等农特产品卖到福州去,带领村民们一起脱贫致富。”李彦龙对未来有着新的憧憬。

2018年以来,福州市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开展定西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让福州人民认识定西、喜爱定西的农特产品。福州市有关部门还鼓励工会消费,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定西高原夏菜、牛羊肉、中药材、马铃薯等300多种农特产品直销福州,成为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2019年,定西农特产品在福州市累计销售额超2亿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种养业收入。

就业扶贫

创新举措开了全国先河

家在定西市岷县十里镇大龙村的王永红,今年37岁。2017年春节,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他来到福州,在福清市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务工。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让他尝到甜头。半年后,他动员妻子折俊红也来到公司。在福州市、福清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他们的2个孩子转入福清洪宽中学、洪宽小学就读,女儿初中毕业后进入福州市第二技师学院念中专。今年春节期间,王永红共动员20多位亲友前来福清务工。

“福州对我们的帮助,真是没得说!”王永红感动地说。据介绍,2018年初,福州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还对包括他在内的100名定西籍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榕务工补贴又提高了,打工半年补贴加起来有13500元。“这不但让我们一家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且大大增强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王永红说。

2017年2月,福州、定西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学生就业协作“十百千万”计划,此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认为“开了全国先河,是拔穷根、挪穷窝、治穷病的一个重大创新举措”。

当前,定西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清零的最后时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表示,福州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紧抓实产业扶贫,持续巩固提升劳务协作,运用市场办法拓展消费扶贫,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扶贫,不断提升减贫脱贫实效,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努力完成好中央交给福州的任务。

2020-06-09 ——福州与定西开展扶贫协作成效扫描 1 1 甘肃日报 c194538.html 1 真情实意 真金白银 真抓实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