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5月22日
第10版:百花

农具记忆

刘俊忠

犁,打开了农村通往幸福的大门。以前用牛拉动带铲刀的工具,翻耕土地,叫做犁地。据史料记载,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用牛拉犁耕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人们还是用牛拉犁耕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耕时节,外公就牵着一对老黄牛给我家犁地了。农人们准备好了农具,初升的太阳照在黑红的脸上,扛着犁铧、担搁(犁地的时候放在牛脖子上的重要用具),赶着牛,来到田间地头。听外公说,老黄牛刚刚口齐的时候,一天能犁五六亩地。我家的那二十多亩地,四五天就犁完了。犁完了自己家的地,如果有别人请犁地,还会去犁别人家的地。后来,机械化犁地代替了牲畜犁地。几年后,外公家的老黄牛老了,卧在圈里头也抬不起来了。收牲口的到我外公家来了几次。老黄牛要被牵走的时候,久久地站在院子里,拉不动。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那一对老黄牛被牵走了,外公也是久久不能心静,坐在那里不断地抽着烟……

耙,去除了通往幸福之路的杂物。耙是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工具。农村老百姓用耙齿粉碎土块,清除杂草,用耙身抚平土地。儿时的我,经常看到庄稼人两脚雄健地踏在耙中间的两块木板上,甚至再放一袋土,为的是抹平土地。两眼目视着前方的土地,双手扯着牛的缰绳,左右把握着方向,身体微向后仰,牛拉着耙,耙驮着人,人耙着地,伴随着轻快的节奏,行走在刚犁完的松软土地上,用稳健的双脚勾画出了美妙的曲线。为满足好奇心,在耙地的时候我也试着两手拉紧左右两边的缰绳,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也还是打了几个趔趄。只不过现在都是将耙连在手扶拖拉机上,控制着油门车速、车把方向,再也没有以前牵牛耙地的那种乐趣了。

耢,抚平了通往幸福之路的沟壑。耢用来平整地面和松土。以前听大人们说,都是用耢来松土的,费时间、费力气,我从未见过它长什么模样。耢跟耙的作用差不多,一般是在耙过几遍地后,再耢一遍、两遍的,使土地更平整一些,它平整土地的作用比耙要好得多,起到了耙所起不到的作用。听父辈们讲,当年他们在前面赶着牛,身后背着耢,行走在田间小路上,到了田间耢地的时候,人要站在耢上,或蹲在耢上,其实和耙地差不多,就是为了掌握着耢地的平衡,感觉特别有趣味。

耧,播种了通往幸福之路的种子。耧是一种播种用的农具。一般用毛驴拉着开沟和播种。耧起源于哪个年代不得而知,据说在汉代就有。过去,经常在农村的饲养棚墙上挂着耧。它的造型别致,很漂亮,耧前面有两个耧杆,控制着拉耧的牲畜。小的时候我还在家里见过这种耕地工具,也听父母讲过。现在也有被某些农村记忆馆所收藏了。耧最重要的还是耧腿。整个耧中间都是空的,耧腿的下面是尖的,用铁箍起来,为了能扎到地里去,耧腿和耧的扶手中间位置安着一个上大下小的耧斗,下面与耧腿相通,耧斗里有一个小插板,用来控制种子的流量,耧斗边上拴了一个小铃铛。播种时,铃铛就敲打耧斗,发出清脆响亮、有节奏的吧嗒声。随着敲打,还能使种子均匀流下。在众多的农活中,播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活,通常是前面一个人牵着牲口,掌握着牲口的速度,庄稼人在后面扶着耧把手,控制着牲畜的方向、播种数量、质量和播种的深浅,靠的是对耧“摆动”的幅度和力度大小的控制,这种情形很难把握,也很关键。因为播下的是希望的种子,今年播种好不好,关乎秋天庄稼的丰收。现在已经有了播种机、有了旋播机等,也就取代了耧这个农具。

犁、耙、耢、耧是时代的产物,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老百姓走过了多少岁月。它们是历史的写照,也是农耕人心里的记忆。

2020-05-22 1 1 甘肃日报 c191642.html 1 农具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