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5月21日
第10版:读书

【悦读】

下姜村的振兴历程

劳罕

深春5月,山冈上、田野里的花早谢了,到处是油汪汪的绿。那时的下姜,已经基本摆脱了贫困,村里的房舍大都很新——是那种外立面嵌着白色瓷砖的二层或三层的楼房。这种楼房在浙江乡村着实很普遍。

由于早上出来时,我没来得及吃早饭,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看不远处一户人家在卖小吃,便悄悄溜了过去。

摊主是个身材单薄的老太太,满头白发,嘴瘪瘪的,透着一脸的慈祥。她的小吃摊很简单:煤球炉上放着一口冒着热气的钢精锅,里面煮着茶叶蛋、豆腐干之类的吃食。

“老人家,日子蛮惬意嘛!”吃东西时,我随意地和老人攀谈起来。

“好!好!和以前比,是天上地下。 ”

……

每一个村庄的变迁,无不打上了自己的特质烙印,同时,也都刻下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履痕。

村志记载,下姜村是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主要由姜、杨、余、伊四大姓组成。其中,姜、杨两姓人口居多。北宋靖康年间,渭水郡姜氏便从四川迁入。南宋庆元至嘉定年间,其他姓氏也渐渐辐辏此处。

那么,下姜村的特质又是什么呢?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位于淳安县西南部枫树岭镇的偏僻小村,尽管不能说是穷山恶水,但也绝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村子局促地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公峰、茂峰、化岭、银峰四座山峰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将村子紧紧包围。一条不知形成于何时的名为枫林港的小河,从山的缝隙里硬生生挤出一条通道,从村中蜿蜒而过。

千百年的河水冲积出了一块块弹丸大小的盆地,庙畈、下本畈、窄堨畈、双坞畈……这些不规则、不平整的板块高低错落地“纠缠”在一起,成为下姜村的主要农耕区。

这些林林总总的板块加起来,还不到600亩地。全村742人分的话,平均一人不到一亩田。而且这些田,大多是山坞垄田和山坡梯田。旱地中只有少量山脚缓坡地,大多是陡坡地。

这类农田的特点是土层薄、蓄水能力差,古有“一七之灾”的说法,就是下一天大雨就涝,晴七天就旱。

下姜村的自然灾害,主要为春夏两季的洪水灾害。枫林港流域受雨面积较大,加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夏秋时常受台风影响,一般两三年间就有一次风灾。一俟风起,轻则损坏庄稼,重则吹断树木、房屋。1968年7月,下姜发生龙卷风,庙畈小球里的大柿树被连根拔起,窄堨溪边的大板栗树被拦腰折断,庙畈上的稻桶被吹到窄堨畈,房屋倒塌,瓦片基本被掀光,村民损失惨重。

自古以来,下姜人以务农为生,除了种植水稻、小麦、茶叶、水果,还兼营竹编、家具制作等手工业。

虽然村民们勤俭持家、辛苦劳作,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未能摆脱饥饿的阴影。下姜一直是方圆几十里最贫困的山村。人们曾这样形容下姜:“土墙房、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好,基础设施差,灾害频发等影响,下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温饱线以下。自从“大包干”后,饥荒就从人们的视野中遁形了——无论天南地北,大家谈论的已经不是能不能吃得饱,而是怎样才能吃得更好、更有营养。如今,通过精准扶贫,下姜实现了精准脱贫,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

(节选自《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05-21 【悦读】 1 1 甘肃日报 c191429.html 1 下姜村的振兴历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