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3月17日
第08版:生活

御疫有书香

文/韩景波

一场“防疫抗疫战”,对个人,对国家,都是一次生命的淬炼。

一日在朋友圈读到一篇《非常时期这样过》的文章,很有认同感。文章提到特殊时期,宅在家里时间变多,正好借此读了许多平时没有时间读的书。作者还说,一场“防疫抗疫战”,对个人,对国家,那也是一次生命的淬炼,疫后不只有认知上的收获,一切都必然有一个大变更中的提升。是的,疫日未必都是坏日子,且借宅在家里的闲时间读点书,这也是我喜欢做的事。

初春时节天气还不稳定,万物依然肃穆,没有阳春的冲动,没有夏季的燥热,没有秋天的忙碌,时光尽显的是闲适的美丽。这时,你就“何妨一下楼”,猫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间,静静地读书看报,那真是一件很美的事。

这个春天雪日多,接二连三,一场接着一场。天气寒冷,关闭门窗,不光把寒冷关到了外边,更把喧嚣、慌乱关在了外面。选一位心仪作家、学者的著作,诸如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著名学者张中行的《负暄三话》、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集等,一卷在手,如沐艳阳,如抱暖炉,这正是在为自己的灵魂增温。一页页的读着,闻到的是弥散的书香,听到的是翻动书页的声音,看到的是跳动着的灵动的文字,以致渐渐达到忘我的境地。

过了惊蛰,翻检旧书堆,在书房一个黯淡的角落,发现了一本买回已久的《戴望舒传》,竟然兴起,展卷阅读起来。那时买这本书的原因,全是因戴望舒的《雨巷》了。2007年的那时,虽已不是年少轻狂时,但他的《雨巷》依然就像一块万年磁石,在诗学情感上,对我不老的心,依然有一种吸引力。因为,我们无法忘却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又过几日,我找出北京编辑作家耿艳菊的《土豆发芽当花看》读起来。作者年少,但博学多识,善取材,能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写成文章,且篇篇感人,非常适合作为枕边书来阅读。不信?荐你读读看。

飞雪迎春本就诗意,雪轻舞,漫天飘飞,那一朵朵的雪花儿,不就是寄往春天的邮戳么?不禁掀帘,正好有一两朵雪花调皮地挤进屋,在你用手接住的瞬间就融化了,像一两只刚现身就隐去的蝴蝶,给你的阅读平添一段浪漫飘逸的插曲。这时就想起作家的《土豆发芽当花看》,我也有了我的《闯进的雪花当蝶捉》,且还不说,兴致来了,取干净器皿,多了出门取雪融水烹茶佐读的意趣。

二月三月晴日多,每天早晨起来,暖暖的阳光,隔着玻璃窗倾泻而来,像长了翅膀翩然在眼前,一切都变得温馨而生动。这时临窗而坐,书是最好的陪伴。书香茶韵在阳光的碰撞下,心情也变得晴和柔软起来。家在山野,心情特好的时候,就带一本书走进山间,寻一个没有人的僻静处,坐在一块被雪洗风吹得干净的石头上,脚伸入暖暖的荒草丛里,静静地默默地读,阳光如棉披在身上,从身到心,有一种感觉实在妙极。

御疫有书香,此一时刻把读书当养生也是好的。春天,古人讲究负暄而坐,就是在上午窗下,让阳光照在后背,展卷阅读,养生之至乐也,生活之至乐也,其慢生活亦至乐也。

2020-03-17 1 1 甘肃日报 c180427.html 1 御疫有书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