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李兆奎 何强
“以前,县里医疗设备不全,能看的病也少。”谈及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合水县民乐苑小区的王治国感慨地说,“现在医疗条件大变样,设施设备更多更先进,医生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合水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抓重点、保关键、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扶贫、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不断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保健在基层”的目标。
一
孙文杰是合水县蒿咀铺乡的一名村医兼乡卫生院120救护车司机,他对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善深有感触。“我的工作都是和病人打交道,由于农村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平时也不怎么体检,突发病和急性病比较常见。”孙文杰说,以前好多病在乡卫生院看不了,就得送往县城或者市区救治,很多人因此耽搁了病情。而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
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挤、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医院冷冷清清,这是以前合水县医疗环境的真实写照。过去,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低,老百姓只好舍近求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合水县多方筹集资金,累计投资近亿元持续改善就医环境。
据介绍,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完成了十二层主体建设,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完成了初步验收,疾控中心业务楼、县妇计中心业务楼搬迁投用。同时,筹资540万元,在严沟圈、司家峁等村新建6个卫生室,为9个乡镇卫生院购置了急救车,完成了何家畔、吉岘等4个卫生院空气源供暖系统改造,实现了基层电采暖全覆盖,11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了一体化接种门诊。如今,该县乡镇卫生院无论功能设备还是诊疗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全面实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努力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该县按照“六统一”管理要求,对94个乡村医疗机构全部进行了统一规划设置,招聘乡村医护人员25名,实现了全县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覆盖。2019年,合水县还为1003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
二
“这次住院治疗12天,药费只有849元。”日前从吉岘镇卫生院住院康复回家的孟建国,激动地说起改革带来的变化。
合水县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管理,合理放宽了基层基本药物使用品规数量,县级分级诊疗病种增加到了265种,大病救治病种增加到14种,县域内诊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该县县乡医疗机构通过甘肃省药品采购平台采购药品3845万元,零差率销售3608万元,向患者让利595万元。
合水县还结合实际,分别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方案,试行效果明显;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145284人,为40至74岁居民接种乙脑疫苗2092人份;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妇幼健康项目,为768名备孕妇女发放叶酸2648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39对;完成了5个乡镇的300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基线调查、系统录入上报工作;完成了30个职业病危害企业调查摸底上报工作,全县基层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监督协管等工作稳步推进。
三
“孩子们都在外地务工,我们一旦有个什么急病想去乡里和县里都挺难的。”合水县店子乡李家沟圈村的刘多福告诉笔者,现在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了。
为切实方便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看病,合水县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清零行动,在全县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村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服务,实现从“坐堂行医”传统模式向上门服务模式的转变,抽调市县乡村医生448名,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80个,实现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此外,该县为妇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7家医疗机构核准审批病床126张,有效引导了患者合理分流;两家县级医院建成了老年病科,落实了老年人“一免一半五优先”政策,县中医医院、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白卫生院与县福利院等3家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合水县认真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项目,争取天津医科大二院、省人民医院9名医学专家开展对口帮扶,举办东西部扶贫医学技术交流培训班12期,固定培养卫生专业技术骨干39名468人次,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妇科医生21名,有效提升了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妇科门诊诊疗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