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2月17日
第09版:百花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家住马莲河畔

尚秀丽

雨后新晴,初秋的早晨登上东山去看看风景,溜溜心情。由于湿气太重,山里升起了薄雾。早晨的雾轻轻柔柔,朦朦胧胧,如松软的棉花缠绕在山腰,萦绕林间、花间,若有若无。又似一个怯怯的少女,朦朦胧胧,远远地看着你,抚弄着花枝儿,等你急急地赶过去,她却又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满目的碧翠欲滴。茫茫大雾,织成一层层的雾纱,遮盖住了天地,眼前的一切都若隐若现,如诗如画。

马莲河及河边的大树和绿草也笼罩在一层轻柔的雾里,走在河边的青砖路上,脚步不敢重重地响,怕惊醒了这些薄雾。

放眼望去,马莲河水依旧“哗哗”流淌着,只是岸边美了许多,有花草,有树木,有平整的青砖铺路。再往前走,从九龙广场开始,是通往河边的台阶,台阶的下面接近水边有几池荷花,快到秋天了,荷花虽然已经开败了,但是叶子依然墨绿,没有那种“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景象,而是风韵犹存,意趣盎然。台阶的最下面时不时有些小年轻们依偎在一起,赏荷,说话,青春而温馨。

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分配到县城,那时马莲河大桥刚刚落成。第一次到县城,当我坐的班车经过大桥的时候,桥头正在唱大戏庆祝大桥落成。后来我才知道,以前人们出县城都要经过老马莲河大桥,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一座石头桥,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老桥桥面较低,每遇暴雨天气,河面的水就会涨上来,有时甚至会淹没了桥面,十分危险,桥两边的人过不去,有什么急事也是干着急,只能等上几天,等雨停水位回落之后才能通过,延误了很多时间。加之老桥比较窄,只能供单车通过,这边车走的时候,那边就得等着,整整一个县城的人和东塬南塬上的人过往都得经过马莲河老桥,老桥像一个历经沧桑的、弯腰弓背的老人,半个世纪以来默默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如今,经济快速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人们需要便捷快速地通行,老桥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一座新的大桥取而代之是理所当然的。

从省城回到县城,光是从外观上看,落差已经够大了,坑坑洼洼的马路,低矮的民房,垃圾随处可见,印象里的县城到处乱糟糟,全县城象征性的建筑物便是街道里的百货大楼、五金大楼和电影院了,街道两边也没有几家店铺,陈设很古板。县城之前我也没有来过,看了这种陌生破旧的地方,当时有种特别想哭的感觉,可是我要在这里谋一份职业,只能压抑着孤独和寂寞,等到星期六下班便飞奔回家里,和父母团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马路平整了,街道宽阔明亮起来了,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装饰时尚超前,商品琳琅满目,吃住用行一应俱全,买东西非常方便。县城面貌有了非常大的改观,所谓“三河汇聚,四塬辐辏”,新修了九龙广场、文化广场和市政广场三个广场,使人们在闲暇之余身心有放松的地方。每当华灯初上,广场里便乐声四起,游人络绎不绝,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在看大屏幕上的电视节目,怡然自乐,各得其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这个以“龙”文化为主导的县城里,九龙广场建成了龙珠岛,一条金黄的巨龙喷着水柱腾空而起,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游客络绎不绝。

生活在县城有二十多年了,亲眼目睹了县城的发展与变化,感触良多。这里不再陌生,这里有我成长的足迹,不知不觉中已和我命运相连,这里有许多熟悉的人,也有很多难忘的事。每当夜晚来临,站在步云大道俯瞰整个县城,一片灯火辉煌,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2019-12-17 1 1 甘肃日报 c164366.html 1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家住马莲河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