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7月10日
第11版:文化

【群文视野】父亲的“戏匣子”

魏益君

从我记事起,父亲得空就会拎着个“戏匣子”听戏,一边陶醉地听着,一边还会随着那悠长的节奏哼唱。父亲不仅喜好听戏,年轻的时候还在村里的宣传队唱过戏。父亲扮演的小生相貌俊美,在十里八乡被人称道,这令父亲多少年里引以为荣。

后来宣传队解散,父亲依然迷恋戏曲,在村里第一个买了一台“戏匣子”,天天调到戏曲波段听戏。晚上,只要父亲到村头的大槐树下打开“戏匣子”,就会聚拢来一大群人。他们羡慕地围坐在父亲身旁,随着那悠扬的唱段,进入忘我的陶醉。

父亲爱听的戏很多,剧种也不少,像京剧、豫剧、吕剧,评戏、柳琴戏、黄梅戏,父亲都爱听。父亲原来最爱听古装戏,后来,豫剧《朝阳沟》风靡全国,父亲的“戏匣子”里就整天是银环和拴宝的唱腔。父亲早起听,晚上听,就连下地干活,地头也放着“戏匣子”。小憩时,有人就走过来,和父亲一起边听戏,边喝茶吸烟,好不自在。

多少年里,父亲总是曲不离口,悠哉乐哉,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乐天派。

后来,录音机代替了收音机,父亲赶时髦,又是在村里第一个买了录音机。这回好了,想听什么就买什么带子,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调波段,赶上什么听什么了。父亲抱着录音机在村头的大槐树下一放,那婉转悠扬的黄梅戏,余音绕梁的京腔就会响彻半个村子,引来众多乡亲喜滋滋地跟着陶醉。父亲依然是公众人物,这种感觉让父亲很受用。

那年父亲患病,在市里医院做了手术,第二天,父亲清醒后,虽然不能说话,却一个劲地用手比划,别人猜不出个所以然,就告诉医生,医生也不明白。我第三天赶到医院,一下子猜出了父亲的心思,赶紧回老家抱来那个“戏匣子”。果真,当父亲听到那熟悉的戏曲,一下子安静了,沉迷在一种陶醉里。

医生说,真奇怪,那个“戏匣子”成了一剂良药,让父亲的身体恢复得超于常人。多少年里,父亲的“戏匣子”也随着时代在变,从最初的收音机到录音机,再到现在的随身听。每天,看父亲打开随身听,摇头晃脑地沉醉在戏曲里,我就想,或许这“戏匣子”已经成为父亲生命里的一部分,才使得父亲如此迷恋,如此钟情,因此也才有了生活的滋味和乐趣。

2019-07-10 1 1 甘肃日报 c135942.html 1 【群文视野】父亲的“戏匣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