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换喻都是电影语言学术语。在语言学中,隐喻指间接意义上使用的移代性的修辞格。电影符号学的修辞理论认为,电影没有严格意义的隐喻,因为按照修辞学的原意,并不指明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较关系,而在所谓的电影隐喻中,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于影像中,如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1936年)开头的著名“隐喻”:一群羊的镜头之后是挤在地铁入口的人群的镜头;再如爱森斯坦的影片《罢工》(1925年)中的“隐喻”:军警镇压工人的镜头之后不是工人受伤的镜头,而是屠宰场宰牛的镜头。
换喻,指有密切关系的概念相近的词语直接代替一件事物。让·米特里指出,许多所谓的电影隐喻可能是换喻,即属于原叙事内容的一个元素通过一定手法在视觉形象上被强调出来象征戏剧性的一方面。提喻是以部分代替全体,也是换喻的主要形式。影片中惯用手法有的是提喻,如步伐整齐的脚的特写表示军队;有的是换喻,如转动的车轮表示乘车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