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5月21日
第10版:收藏

【走近收藏】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清 紫檀铜包角三撞提梁盒

清乾隆 掐丝珐琅花卉纹三撞提梁盒

明《竹园寿集图》卷(局部)

提梁盒在明式家具中属于箱匣一类,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提梁盒,也称提盒。

提盒很早就有,但是到了明代,长方形提盒的样式才被基本固定下来。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提盒在演变中发挥着不同的功用,不仅是生活日常所需,更是成了书房用具。

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研究》中曾著录戊24、戊25两件提梁盒。明代的提盒虽是文房案头之物,相较桌子柜子体量较小,但在其设计使用及文化品格上与明式家具的精神一脉相承,生动再现了明清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

王建伟

从厨房到书房

从文字记载和图画材料来看,提梁盒在宋代就已经流行起来,主要还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或是应用于商铺和饭馆,用来运送食物或者小件货物。

这一时期的提盒尺寸较大,大多为白木涂漆、或者用竹子制成,一般比较粗糙,实用性强,使用频率高,故多有损坏,传世实物几乎不可见。

后来,一些文人对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提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参与设计下,提盒的形制变得更为精巧,工艺也更加讲究了。

文人不仅对工艺讲究,对提盒材质也非常在意,明清时期,文人使用的提盒都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制作。

文人外出会友时,用提盒来装食物、茶水等物,也有文人在提盒内放置文房四宝、印章等。

于是这种精致的提盒走进了文人的生活,他们把田间地头常见的提盒引用过来加以改制,适用于自身,外出会友时,用来盛放毛笔、墨盒和印章等用具,在书斋时则置于案头,时时把玩,陈放文房雅玩之用。

我们现在考量一件明代的文人提梁盒时,如果认为还是盛酒食的用具那就大错特错了,明代文人提盒呈窄而长的长方形状,这样的形状恰恰是为容纳毛笔和砚台而设计的专用产品。

文人家具

严格说起来,提梁盒是标准的文人家具,最初由文人发现、经过文人的改良、使用以及宣传,使得提盒在全社会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广泛地使用。

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一书中,曾提到文人外出旅游时携带之物。如实用本、叠桌、叠几、提盒、衣匣等,还有三四十件文具盒背具匣。

另外,古代的男子也留着一头长发,因而木梳、铜镜等梳妆用品成了必备之物。而小木提盒便于随身携带,就成了存放这些物件的最好的“梳妆盒”,常被摆放在书房之中。

明代的文人热衷于参与家具的设计与制作,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说:为了便于出行,大、中型的提盒多用较轻的一般木料制成。但由于生活的改变,早已不适用,实物也难保存下来,只有小型的才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制造,考究的还用百宝嵌或雕漆制成。这些并非用作盛食物,而是贮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到今天,它们本身也成了珍贵的文物了。

都说家具是实用器,而当实用功能不再被需要时,唯恐只有那些原本附带着收藏价值的文物才能幸存下来,提盒就是这类存世不多的小件器具。

提盒从宋代普遍使用,到明清时期登峰造极,经历了材质及尺寸的变化——材质由原先的竹制变为木质,甚至是紫檀、黄花梨名贵木制,由原先的大尺寸(相对后来而言)缩小变为适应文房案头把玩的大小。

在这个过程中,文人起了关键作用。

被称为“建筑中的建筑”

中国的古典家具与古典建筑同为木作,一大一小,一脉相承,同源同宗,可以说家具中保留着中国建筑的构物思想,因此古典家具也被称为是“建筑中的建筑”。

提梁盒便是这一结构的绝佳例证。

不论是听提梁盒的名字还是来看它雄浑的造型,都能感受到其发自心底的建筑结构意境。

提梁盒一般都用长方框攒成底座,两侧端竖立柱,以站牙相抵固定,上安横梁,有的作一字状,有的为罗锅枨式。

除去盒体光看这外框架,便是中国建筑中最传统的梁柱结构,处处给人以端庄、稳定的感觉。

有趣的是,建筑中的梁架上面盖满了房顶,受力向下;而提梁盒的横梁四无依傍,只有使用的时候,把它拎起来才会受力,受力向上。

对于古人这种在同一结构上的变化应用,活跃的思维令人啧啧称赞。

提梁盒的版本

古人最早使用的提盒多用竹编织而成,四框、盒底、提梁等较厚的竹劈。外表周围用细小的竹片织成,内层盒全部使用大漆涂料。一般无任何装饰。而较为豪华的,会在器物的四角镶嵌铜件,这样的物件多出自达官贵人家中。

到了明清两代,经文人参与设计、加工、改造过的提梁盒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爆款,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纷纷效仿。

而根据个人的偏好,黄花梨制的、雕漆装饰的、带包角的纷纷出现,总结起来,提梁盒在明清出现了几个型号:

一般型:这种提梁盒外表无任何装饰物,一般硬木或杂木制成,只以实用为目的。

轻奢型:这种提梁盒一般在器物四角镶嵌铜饰物,既美观又增加了牢固定程度,有的还在提梁的两侧及站牙上浅雕有简单的纹饰。

例如乾隆剔红云蝠纹三层提盒上刻有“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盒盖开光精雕四蝠挂磬,另饰蝙蝠祥云,边框饰牡丹及变形夔龙,盒内及底均髹黑漆,而盒壁、盖壁共十六面均雕五蝠祥云。著录中无形制纹饰相同的近似例,但在清宫旧藏多幅雍正、乾隆行乐图中,均有此类提盒的踪影。

豪华型:这种提梁盒在器物四角、提梁两侧镶嵌有铜饰物,精美的浮雕从上到下贯穿整个提梁。提盒边框的四周还雕有或镶嵌纹饰图案。

一件提盒从大到小,从厨房到书房,书写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从盛放食物的器具到文人的文房雅玩,小小的提盒满足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在它那方天地中,内敛沉静、不骄不躁、自释芳华。

直到今天,提梁盒仍在许多爱好古典文化的雅士手中演变着,他们不仅为提梁盒注入了更多现代的时尚元素,还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由明清家具研习社提供)

2019-05-21 【走近收藏】 1 1 甘肃日报 c127063.html 1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