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5月21日
第10版:收藏

【博物馆时光】

让公路文化“活”起来

甘肃公路博物馆

周恩来总理赠送的东方红75型推土机。

上世纪70年代畜力养护方式——毛驴刮路车。

上世纪80年代公路职工的生活用品。

上世纪60年代养护工作中充当压路机的石碾子。

上世纪70年代酒泉公路部门的养护机械——手扶拖拉机。

爱旅游爱美食,也爱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如同开启一场时空旅行。博物馆的一端连着过去的历史、广阔的世界,另一端连着今天的我们。《收藏》版从本期起开设“博物馆时光”专栏,与大家一同发现各类博物馆,与历史相聚,开启文化与美的历程。

黄生斌

1971年周恩来总理赠送给酒泉“十工道班”的东方红75型推土机、最早碾压路面的石碾子、公路职工的羊皮褂子……这些见证了甘肃公路发展历史变迁的实物如今一一陈列在酒泉市甘肃公路博物馆中,这些物品令参观者见物感怀!

2016年9月23日,甘肃公路博物馆在酒泉市肃州区南郊工业园区建成开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馆内分六个单元、八个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展品、文献资料、图片影像、大型沙盘、场景复原等展示了甘肃公路发展历史、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未来美好蓝图,以及甘肃公路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序厅的主题雕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写实的手法,通过错落有致的人物造型,再现了甘肃公路人不怕艰难困苦,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建设公路的精神。

“壮美山川、陇原变迁”展厅以大幅长卷的形式展示了甘肃从东到西绚丽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不同时期的疆域图版造型墙,展示了自商周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甘肃的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让大家在久远的时光隧道、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穿行,对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维护边疆安全、沟通中西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了。

在“丝绸古道、亚欧陆桥”展厅中,截取丝绸之路上的驿站概念为空间表达元素,从丝绸之路历史的发展脉络,这里还展示了甘肃道路发展过程,通过图版、沙盘模型、实物等展示,讲述了丝绸路上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展厅内大量的图片和史料展板,诠释了甘肃道路历史悠久,展示了周人开辟贡道,秦朝的驰道和直道,汉唐的丝绸之路,三国时期的阴平栈道,宋、元的驿道和栈道,明代的“九边防守”驿道,清代的官马大道和兰州官道等,以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脉络,集中反映了甘肃道路发展的历史,以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友谊交往之路。

特别是清末,整修“陕甘新大驿道”和新建“兰州黄河铁桥”图片史料,更反映了近代甘肃兴修公路的开始。甘肃先后兴修西兰、甘新、兰包、甘青、华双、甘川6大干线28条支线公路,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后,甘肃成为国际援华物资主通道的资料,这些展出的内容在全国范围都为数不多。

其中的“栉风沐雨、创业维艰”展厅,通过场景复原和木轮车、胶轮马车等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反映了广大养路职工在漫长的公路战线上,冒酷暑、战严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动人故事。

馆内收藏的1971年周恩来总理赠送给酒泉公路总段“十工道班”的东方红75型推土机,承载着我国公路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荣史话,更是甘肃公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道班房、毛驴刮路车场景复原则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肃公路职工工作、生活的场面,讲述了一段段艰苦奋斗的流金岁月。

“通衢大道、日新月异”展厅通过场景复原和大量展品,展示甘肃公路建设和养护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反映了公路建设养护从肩扛手抬到实现机械化、迈向信息化的进程。

炒盘拌料场景则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公路养护职工艰苦劳动场面。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微缩景观生动直观地将机械化施工和机械化养护的场景真实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凝铸辉煌、砥砺前行”展厅紧扣甘肃地域文化特色、公路事业发展成果和“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描绘了甘肃公路的发展愿景。长13米宽7米的甘肃公路建设成果大型沙盘,通过色彩、线条变化,立体展示了甘肃公路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2.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600公里,连霍、青兰、十天等国家高速公路在甘肃境内全线贯通。全省所有市州通了高速公路,所有县区通了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乡镇通了沥青路或水泥路……这一切呈现了甘肃大道如网纵横交错、陇原长路似虹车流若织的壮观景象。

“春风化雨、繁英吐芬”展厅用荣誉墙反映了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深山荒野还是戈壁雪原,无论是日常养护还是抢险救灾,甘肃公路人始终坚守在路上,冲锋在前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铸就甘肃公路事业发展进步的丰碑,涌现出了以酒泉“十工道班”和道班班长张富贵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用忠诚、担当和责任深刻诠释了“铺路石”精神内涵。而尾厅则是对甘肃公路发展的总结和展望。

在这个行业博物馆里,用鲜活的方式,打造了有特色、有内涵的公路文化,一件件实物,见证着甘肃公路发展的沧桑历程;一幅幅图片,凝结着甘肃公路人的心血与汗水;一项项荣誉,承载着社会各界对甘肃公路事业的殷殷期盼。

2019-05-21 【博物馆时光】 1 1 甘肃日报 c127062.html 1 让公路文化“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