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第11版:健康

【健康新知】

药物也会引起结晶尿

邬时民

李先生身体一向很好,但是在一次尿常规检查中提示有“尿液结晶”,这下李先生可慌张了。心想:尿液结晶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尿液结晶即结晶尿,结晶尿指盐类结晶从尿中析出并产生沉淀的现象。正常尿液中含有许多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这些物质可因尿液酸碱度、温度改变,代谢紊乱或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而发生沉淀,形成尿结晶。

一般而言,对结晶尿不必过于慌张,短时和轻度的结晶尿不影响健康。结晶尿的形成多是生理性的,常见的病因有: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时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

结晶尿者通过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多吃蔬菜,能够解决结晶尿的问题。如尿液经常偏于酸性(pH<5.0),常出现酸性结晶尿,可服用小苏打纠正。如尿液经常偏碱(pH<7.0),常出现碱性结晶尿,可服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纠正。

此外,还有一种病理性结晶,则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在尿液中出现或是由于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如胆红素、胱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含铁血黄素结晶、胆固醇结晶及药物类结晶等。如果由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结晶尿,尿中异常增多的结晶可对泌尿系统造成物理伤害,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损伤,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值得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注意。

常见的引起结晶尿的药物有: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曾经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有限。部分品种适用于尿路感染。磺胺类在尿液偏酸时,易在尿中析出结晶,结晶可物理损伤尿路引起血尿、尿痛、尿闭、肾损伤等。

吡哌酸 吡哌酸是第二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主要应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所致尿路、肠道和耳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菌痢、肠炎、中耳炎等。临床可见吡哌酸结晶尿案例,患者除出现大小不等的针片状结晶外,常伴镜下血尿或肉眼可见的血尿,可伴蛋白尿,说明该药物具有显著的泌尿系统损伤风险。

造影剂 造影剂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的对比用某些器械显示图像。如X线观察常用的碘制剂、硫酸钡等。

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常用,该类药物一般以原型形式从尿中排泄。使用放射造影剂如泛影酸、泛影葡胺、碘番酸等的患者可在尿中发现束状、球状、多形性结晶,同时尿比重可明显升高。

另外,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竭。尤其是原有肾功能不全、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等患者更易造成肾损害。

造影剂主要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或合用其他具有潜在肾功能损伤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时应注意水化,鼓励患者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避免形成结晶尿,加重肾功能损伤,甚至引起造影剂肾病。

2019-04-09 【健康新知】 1 1 甘肃日报 c120364.html 1 药物也会引起结晶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