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0月13日
第01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

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甘谷探索

    本报记者 白德斌

    今年,在广州打工整整20年的张美菊,回家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决定不再离开。因为她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和广州近乎一样的工作——在制衣车间缝制衣服。

    每天上午在车间上班,中午早早地回家给孩子做饭——这样的生活,对于张美菊来说曾经是一个梦想。

    梦想的实现,缘于“扶贫车间”的探索与建立。

    今年,甘谷县立足劳务输出大县的实际,在有基础的乡镇和村引导建立“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随着5月14日全省首个“扶贫车间”在甘谷县揭牌,甘谷县已陆续建成运营“扶贫车间”45家,带动群众就业2778人,其中贫困人口1142人。

    “我们把‘扶贫车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通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甘谷县县委书记申君明说。

    全省首个“扶贫车间”的背后

    在缝纫机急促的转动声中,罗艳霞正在缝制衣服。

    从农民到工人,从靠天吃饭到拿计件工资,从一个月800元到2500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罗艳霞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里的“扶贫车间”。罗艳霞所在的大庄村距离甘谷县城有近1个小时车程,自然条件差,缺乏增收的门路。这些年为了脱贫,大庄村做了许多尝试:种植中药材,规模上不去,带动力不强;发展养殖,既缺技术,又高风险,还距离市场太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大庄村的情况,在甘谷县其他村也存在。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甘谷县共有贫困村195个,贫困人口16.62万人,贫困发生率29.5%。

    在种植养殖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很多群众被迫外出打工,劳务经济成了甘谷县农民收入的传统支撑。

    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不仅不能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还会带来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很多社会矛盾。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年初,甘谷县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实际,巧妙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决定在村里探索建设“扶贫车间”,将工厂嵌入乡村,将农民通过培训变成技术工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挖掘农村人口红利,倒逼资本向农村流动。

    “扶贫车间”如何建?经过多次调研讨论,甘谷县决定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贫困村,由乡村两级负责提供场地,由企业投入设备,提供原材料,派出专业指导教师,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上岗,市场由企业负责。

    为了能够科学指导、有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甘谷县制定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在资金、厂房、订单、人才等重点方面,送出了实惠的“大礼包”。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担保基金,撬动县内金融机构落实贷款额度10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务工群众带薪培训,既降低了企业负担,也让群众在岗前培训期间有收入。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协调建设用地企业自建、改造利用现有闲置房屋等“三管齐下”的办法,为企业提供生产车间。同时,选聘部分优秀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到“扶贫车间”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县财政给予相应工资补贴。      (转2版)

2018-10-13 ——“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甘谷探索 三年决战奔小康 1 1 甘肃日报 c89512.html 1 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