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23日
第12版:收藏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鬲【lì】

    双钩纹彩陶鬲

    辛店文化(距今3400-2800年)

    临洮县寺洼山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高10厘米。夹砂土黄陶。施黑彩,口沿外绘平行带纹,三袋足上部绘双钩纹,下部绘折带纹,内侧绘十字纹。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特征:《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谓鬲就是空足鼎。

    功能:鬲有陶质的和青铜质的,其形制类似于鼎,结构一般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口径圆形或方形的容器,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足内可容物。

    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是一种炊具,用于烹煮食物,袋足可扩大受热面积,将食物更快地煮熟。进入青铜时代,鬲在生活用具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礼器的功能。青铜鬲仿自陶鬲,最早见于商代,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战国晚期青铜鬲逐渐消失,直至汉代随着釜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

    鬲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从早期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到后来逐渐演化为国家社稷祭祖、祭神的礼器,受到古代人们的珍视和现代考古学家的重视。(裴之祺)

2018-08-23 1 1 甘肃日报 c82286.html 1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enpproperty-->